华声在线衡阳频道

  • 舆情监控
  • 上海垃圾处理厂臭气熏天 江苏群众屡次交涉无果
上海垃圾处理厂臭气熏天 江苏群众屡次交涉无果
2013-10-06 10:06:52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作者:记者肖源 实习记者赵慧颖   编辑:

 

  新泾村,不远处高压电塔下,就是垃圾处理厂

  央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记者肖源 实习记者赵慧颖)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新泾村,村东头是古塘江,这条约5米宽的小河,是上海与江苏的分界线。2010年初,上海青浦区在河东岸边,建起了一座垃圾处理厂。

  谁也没想到,上海青浦区的这座垃圾处理厂却让江苏省昆山市两个镇的居民吃尽了苦头。因为,当地常年盛行东风,昆山这两个镇正好处于青浦区这家垃圾厂的下风向。

  据了解,青浦区建造这座垃圾厂时,给予青浦区辖区内距垃圾处理厂500米范围内的居民,拆迁补偿,而对昆山市千灯镇的居民,却只负担100米范围内的12户。而事实上,垃圾厂发酵所产生的臭味,影响范围又何止数公里?昆山市两个镇的居民只好日复一日地在垃圾场的臭味下生活。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是离上海青浦区这个垃圾处理厂最近的镇子。新泾村,是离这个垃圾厂最近的村子。自垃圾处理厂一建成,新泾村的村民就饱受垃圾恶臭之苦。

  新泾村民:天天都有啊,严重的像死人臭啊什么的,我都讲不出来那种味道。

  村民们还说,自从上海的厂子建起来以后,家里的苍蝇、蚊子就多了起来。在村民盛翠玉家的厨房里,橱柜上面摆着一瓶杀虫剂,灶台上、锅盖上、防蝇罩上,苍蝇乱舞。当地群众戏称“苍蝇拌饭”:

  盛翠玉:全是苍蝇,吃饭的时候是苍蝇还是菜都不知道,它是苍蝇拌饭啊。

  新泾村北边的歇马桥村,同样如此:

  村民:东风的时候,我们歇马桥都是臭臭的味道,窗都不敢开。有什么办法?他们是上海的,我们是江苏的,又不能交涉的。一年到头都是这个味儿。

 

  古塘江西岸,对面的土堆,是国清公司堆放的垃圾

  千灯镇信访办主任史文元说,刮不同的风,对昆山的影响不一样。刮东南风,千灯镇的百姓受苦;刮东北风,隔壁的淀山湖镇群众遭罪:

  史文元:老百姓意见大得不得了,他这个风向是有讲究的,一般是东南风,我们就在下风向,东北风啊,那就到淀山湖去了。

  淀山湖是同属昆山市的一个镇,位于千灯镇的南部。那里的群众反映,他们也饱受恶臭之害。淀山湖镇中学的老师说,一刮东北风,体育课就没法上:

  老师:东北风盛行的时候啊,体育课都不敢在外面上了,早上学生出操的时候,出早操的时候,有时候还能闻到点儿。

  淀山湖镇中学的语文老师钟建军,甚至还为此填了一首《虞美人》的词:

  钟建军:国清臭气何时了,毒害知多少。小镇昨日东北风,恶臭不堪回首被窝中。绿水青田今犹在,只有恶臭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腔愤懑在心头。

  当地群众反映,就在9月26日,整个淀山湖镇辖区内,都被这股臭味包裹着:

  群众:我们到那个场子是5.2公里直线距离,26日飘到金家庄,金家庄到我们这儿还有几公里啊,十几公里都闻得到。我们这个人口密集区,你看他划一个圈,要影响多少人哪。

  据当地群众讲,几天前,青浦区这个垃圾处理厂的臭味,甚至飘到了距垃圾厂直线距离11公里的金家庄,学校、镇政府、住宅小区、商铺,均未能幸免。一个垃圾处理厂,臭了两个省的几十万群众。而这样的状况,却存在了三四年之久。为此,昆山市的有关政府部门,甚至苏州市与江苏省也出面,与青浦区政府进行了多次交涉。

  冯仁刚,淀山湖镇环保办负责人。他说,因为这个垃圾厂的存在,他经常收到村民的投诉电话,遭到村民责备:

  冯仁刚:晚上电话是永远不会断的,来个电话就骂人的,你们环保怎么管的怎么管的。因为他们实在受不了,包括我们也受不了。现在这个事,我们现在无法解释啊给他们,现在我们昆山去协调他都不接受,因为他们级别高啊。

 

 

  国清公司厂区内运送垃圾的车辆

  有相同烦恼的,还有千灯镇信访办主任史文元。他说,因为青浦垃圾场的臭味,他们的工作压力,增添不少。

  千灯镇环保办副主任俞永明说,苏州市已经多次出面协调,但没有效果:

  俞永明:我们只能发函啊,发函发到青浦区,他们也不甩你。往苏州,往省厅,最后到环保部,最后,华东督查组去了,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除了昆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积极沟通,昆山的群众也多次去找青浦区政府讨说法,但情况依然没有实质性改观:

  村民:如果说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除非这个厂搬迁,要么我们附近周边的老百姓搬迁,两者选其一了。

  不过,两个镇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去年10月底,苏州市、昆山市与青浦区两地两级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曾专门商谈此事。还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

  昆山方面出具的这份会议纪要中,有这样的说法:“两地环保部门加大监测监管,特别是夜间监测力度。如臭气污染仍较为严重,坚决下决心关停该企业。所涉及单位的各项工作,要排出具体的时间表和工作安排,确保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而昆山方面的多位负责人则表示,这次会议之后,情况稍有好转,但今年夏天开始,垃圾场的臭味又“杀”了回来:

  负责人:就两会期间,十八大期间稍微重视一点,处理得相对好一点,过了一段,像现在这段时间,又好像是没啥动作了。

  淀山湖镇环保办负责人冯仁刚说,对青浦垃圾场的事儿,感觉很无力。每天下班前,自己又多了一项工作——观测风向:

  冯仁刚:我每次下班之前都得先查一下风向,如果是东北风,晚上可能又要受累了。

 

  国清公司内,敞开的操作间,工人基本没有防臭措施

  在经过两地协调、甚至中央主管部门介入,沪苏交界处的恶臭扰民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在一份由上海市青浦区环保局出具的《关于反映青浦垃圾综合处置厂污染环境的处理情况》中,有这样的表述: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由上海国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垃圾处置采用发酵堆肥工艺,项目于2004年10月通过市环保局环评审批。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昆山环保方面并不认可:

  昆山环保:臭味按道理应该统一收集、处理、排放,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他全都是无组织排放。垃圾处理厂,就是敏感的企业建造的位置,你这是跨界,你必须通过跨界的对方的环评,我们苏州都不知道这件事情,他们是单独行动的。而跨界项目必须到部里批。所以说我怀疑他的合法性。

  那么,这种垃圾处理厂散发的臭味,能否从技术上杜绝呢?昆山方面表示,这种垃圾臭味,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来处理,也曾向青浦方面提过这样的建议:

  昆山环保:北京那边有一种技术的,处理这个垃圾,味道就没有了,但他的成本肯定比较高一点,而且我们这边给他们建议过引用这个技术,但是他们不愿意投入。

  对于恶臭扰民一事,青浦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承建单位,国清公司,也并不讳言:

  国清公司:综合处理工艺,说白了就是靠发酵,发酵的过程你说不产生臭味能行吗?哪怕你密封做得再好,它总会溢出来。它只要溢出来一点点那个味道,整个空气环境就已经是这个味道了。

  青浦区垃圾处理厂区内设立的警告牌

  在国清公司的厂区里,记者看到,车间大门敞开着。厂区入口处,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有毒有害区域,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出”。但车间内正在分拣垃圾的工人,并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国清公司的负责人:

 

  记者:车间的门也没关啊。

  负责人:你不可能说来一辆车我关一下,它过高峰期之后车就少了。

  记者:我看咱们工人在里面也不戴口罩。

  负责人:习惯啦。我进去都不戴口罩。刚闻到确实臭得很恶心,都想吐,但时间长了感觉也没什么,就这样,就这个味道。

  记者:咱这个气体有毒有害吗?

  负责人:肯定是有的啊,但是你说致命吗,倒也不会致命。对身体某些机能肯定是有影响的。

  明知散发恶臭,明知这种恶臭对人体有害,国清公司为何依然如此这般?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等地点堆放固体废物。而在青浦垃圾处理厂,就建在沪苏两地的界河边上。那么,它是如何通过上海市环保部门审核的呢?如果一个垃圾处理厂影响到两地居民,单方面建厂可不可以、是不是需要两地的环保部门共同审核呢?相关事件进展,中国之声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