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站在岣嵝峰山顶放眼蒸水两岸,百里绿野,宽敞的水泥公路如凌空舞动的玉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与公路两旁依山而建的小楼房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运来送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让人难以想像是什么让昔日的山旮旯变得如此和谐。 与岣嵝峰一同变化着的是衡阳县广阔的农村大地。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如一条条跳动有力的大动脉,把发展的动力传到全县的每一个角落,让农村和谐发展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自2006年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以来,衡阳县县乡公路管理所抢抓机遇,不断凝聚合力,破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瓶颈”难题,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截止目前为止,全县已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行政村721个,完成通畅里程1545.8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0座,完善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项目3个、里程1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交安设施14420块、警示桩36050根,累计完成投资达4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先后七年蝉联全市“一等奖”。
科学筹划,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德政工程。我们要科学筹划,大力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群众的出行路难和运输难问题。”该县县乡公路管理所所长刘熙阳言辞铿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使工程建设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该所建立和完善了“政府督导、部门指导、企业自检、专业监理和群众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加大监理力度,每条公路配备一名专业监理人员,实行旁站式跟踪监理,切实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四年来,该所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没有歇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他们全身心扑在工程上,与建设行政村、施工单位摸爬滚打,一同奋战。所长刘熙阳同志为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事业日夜操劳,整天忙碌于跑资金、争项目、抓质量,核计划。他白天与同事一道深入全县施工项目检查质量、促进度,晚上,座谈项目建设协议,处理矛盾纠纷……
通过规范施工行为、严格建设程序、抓好项目落实,脚踏实地做到建设一条,优质一条,交工一条、满意一条。截止目前为止,全县26个乡镇通水泥(沥青)路率达到100%,894个行政村通水泥(沥青)路率达81%,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公路为脉络,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网络。
管养同步, 农村公路畅通无阻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建设是基础,养护是保障。该所建管并举、管养同步,做到建设一条,管好一条,养护一条,绿化美化一条。
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年限、通行质量,该所创新出台了《衡阳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管养分离,分类养护,依法管理”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体制。组建了农村公路乡镇养护管理站,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在全市率先成立养护公司和路政中队,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化运作,依法维护路产路权,使全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同步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百姓的生产、生活。同时切实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必到位,养必良好”,有效解决了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难题。
2009年,该所已对实施通畅工程的县、乡、村道全部接养,并派出养护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和管理,全县农村公路实现了杂草丛生、桥涵淤塞向“畅、安、舒、美”的一个“里程碑”的转变,得到了沿线群众及司乘人员的好评和称赞。
路通财通,群众生产生活舒心
要想富,先修路。一条条高标准的水泥路,在衡阳县崎岖蜿蜒,串联起一座座沉寂的大山和一个又一个村庄,打破了农村自然封闭状况。关市乡双溪、界福村位于大云山脚下,村里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过去,由于道路不通,这里的铁矿石一天只能运出几小拖。2009年9月长达7公里的关双公路建成后,老百姓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他们激动地说:“我们村山上的铁矿石再也不愁拉不出去了。”几个月的时间里新上铁矿石加工厂4家,每天来这里运铁矿石的货车络绎不绝,生意别提多红火了,铁矿石销售量是过去的6倍。这里的8个铁矿石加工厂年上缴国家税费2000多万元。铁矿石厂的老板们乐呵呵地说:“路通了,厂兴了,财旺了。”
公路通百业兴。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运输市场的蓬勃壮大,为衡阳经济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公路的拓宽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拓宽,公路的延伸就是经济走廊的延长。近年来,关市铁矿、井头花岗石、界牌瓷泥、演陂石灰石以及金溪、库宗、金兰等乡镇的竹木业加工等发展迅速,吸引外来老板相继落户;衡阳县西渡镇开发区依托农村公路先后引进新中园陶瓷、金鲲米业、韶峰水泥、恒生制药、中天云立电梯、云天锅炉等大型企业100余个,引进外资达213亿元,形成了以西渡工业园为中心沿S315线西渡至樟树段为产业集聚拓展区的经济产业链。据开发区管理人员介绍说:“这里的企业、工厂每年可为县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在这里做事的一般月收入在1800元以上,年创税收2亿元以上。在企业、工厂做事的工人大部分是邻近村的农民、下岗工人、也有曾南下在广东打工的务工者,乡亲们上班时可以做工攒钱,下班后又可就近照顾家里,免除了在外打工两头难以兼顾之苦,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农村公路建设也加快了县旅游及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去年以来,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岣嵝峰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据统计,自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建成后,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