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祁东县:“八大转变”争当粮食生产排头兵
发布时间:2011-04-28   来源:信息公开目录  作者:  编辑:叶畅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祁东县粮食生产的良好形势来之不易,国省市充分肯定了该县粮食生产工作成绩,当前正值早稻育秧和板田翻耕的关键农时环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村组农户和种粮大户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加快板田犁翻进程,加大300里双季稻生产示范长廊办点力度,全方位做好当前农时环节早稻生产各项工作,力争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扎实的丰产基础。

  祁东县是湘南地区产粮大县,现有耕地面积82.18万亩,其中水田68.79万亩。近年来,该县先后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在荣誉接踵而至的同时,全县稳粮增产的重任与日弥坚,特别是在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农村劳动力日渐珍贵、全球农产品价格较快上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粮食生产一年比一年难抓,但该县不是躺在粮食生产的优势里徘徊,而是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力促“八大转变”,争当粮食生产排头兵。

  力促粮食生产由单兵作战向部门联动转变。祁东县委县政府对粮食生产空前重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都专题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全县各级和发改、财政、农业、农机、国土、科技、水务等部门各有关部门扶农支粮的工作氛围日渐浓厚,粮食生产过去由农业部门一家担纲的局面现已不复存在。2011年,县人大通过了《关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基础产业》的一号议案,财政投入、种粮大户、种粮机械、粮食储备等粮食生产相关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粮食生产地位越发凸显。全县上下形成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部门协力配合、齐抓共管的联动工作机制。

  力促粮食生产由单向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粮食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资金投入必须逐步探索实践由财政单一投入向社会各方多元投入转变的系统模式。在深入落实强农惠农资金投入和种粮补贴“谁种粮,谁受益;种多少,补多少,不种不补”的基础上,2011年全县已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粮食生产奖补体系,全县粮食生产发展资金和到各乡镇的专项资金预算进一步增加,县乡两级财政已投入粮食生产发展资金1300万元,比上年增加400万元,重点用于早稻集中育秧补贴、早稻面积达标补贴、早稻生产竞赛奖励和年度粮食生产评比奖励,同时对规模种粮大户实行贷款贴息,积极帮助大户解决生产融资等难题。同时,为解决部分产区因缺水等原因无法种植双季稻的现实之忧和种粮大户发展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县委县政府积极整合山平塘清淤、新增粮食产能、优质稻产业开发、“一事一议”等涉农项目予以支持,鼓励和吸纳民间资本,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倾斜支持力度。

  力促粮食生产由分散种植向规模生产转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化同步”和省委“四化两型”发展战略,该县结合产粮大县实际,突出将发展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种油大户等规模大户作为增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带加以推进,由于政策措施配套到位,工作服务组织有力,短时间内,全县粮食规模种植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各级始终注重把种粮大户作为现代农业的象征、作为规范土地流转的重要推手、作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展示平台、作为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一道屏障、作为制止耕地抛荒、减轻政府责任压力的重要帮手,开创了政府部门与规模种粮的双赢局面。为积极克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全县各乡镇村组积极创新举措办法推动了规模种粮。县政府单列100万元种粮大户奖励资金,在按100元/亩奖励大户的基础上,对大户实行基本奖、标兵奖、推荐奖“三奖同步”和农机购置补贴、烘干机贷款贴息、种粮保险、模式化服务“四项配套”。今年全县30亩以上种粮大户1710户,是上年的3倍。灵官镇截止3月下旬已落实近5000份土地流转合同,全镇今年已涌现种粮大户50余户,是上年的6倍以上。太和堂镇党委书记面对群众不愿种植双季稻、种粮大户担心亏本、犹豫不决的现实情况,带头入股30%,给大户吃上定心丸。

  力促粮食生产由分散育秧向集中育秧转变。2011年,面对全国范围内的民工荒,农村种粮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严峻,为积极破解这一瓶颈,该县创新集中育秧举措,大力推进集中育秧,出台对早稻育秧连片面积在10亩以上每亩奖励200元的奖励政策。在全县范围广泛采取镇村两级公益性育秧、规模大户有偿化育秧、农户联户协作型育秧等三种集中育秧形式,确保早稻用种需要。各乡镇在县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分别对集中育秧实行叠加补助,深入推进集中育秧,坚持以大户和专业组织为载体,突出抓好盘育机插秧、小苗直插和旱育保姆育秧抛栽技术推广,为劳动力匮乏条件下的粮食生产提供新支撑。

  力促粮食生产由零星示范向全线示范转变。办点示范始终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乡村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健全,广大粮食产区可供集中展示的地段不断增多,也对新时期粮食生产办点示范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趋势,2011年,该县粮食生产办点县级示范实现了由办点办片到办线的转变,在县内10条主要公路交通干线创新开展“300里双季稻生产示范长廊”建设,共涉及20个乡镇223个村3.2万农户,办点乡镇数占全县乡镇总数的87%,在全面抓好水稻生产示范的同时,还突出抓好了玉米、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示范工作。坚持以“万名干部下基层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督促县乡两级办点人员进村入户加强指导,采取由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逐时段、逐村组登记的办法,对所有办点区域实行动态台账管理,强力落实了面积到田台账、办点到户台账、办点人员到组台账和大户生产台账。

  力促粮食生产由促耕促种向代耕代种转变。当前,面对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水稻“双改单”压力加大和农民恋土清洁深厚、部分农民不愿流转土地的实际情况,该县一方面加强宣传发动力度,改善粮区耕作条件,极力组织引导广大农户种植双季稻,一方面,将重点放在引导生产大户开展规模种粮和组织代耕代种上,逐渐走出单纯促耕促种的简单模式,将组织代耕代种作为防止耕地抛荒和季节性抛荒的重要环节。大力支持乡镇村组干部、规模大户开展代耕代种,坚决遏制抛荒和水稻“双改单”,扩大双季稻面积。全县大部分乡镇都积极采取政府专项补助的形式,组织发动村组干部代耕代种农民土地开展双季稻生产。归阳镇针对幸福、苏家等连片易受水淹田采取由政府出资补助,发动大户种植冬季油菜,再由农户种植一季晚稻的方式,充分提高耕地粮食产出能力。归阳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带头代耕代种稻田120亩。金桥镇针对多数农户只愿种植一季的情况,采取由政府补助大户种早稻,再由农户种晚稻的方式,确保水稻播面稳定。

  力促粮食生产由地方订单向区域订单转变。实施湘米产业工程是提高地方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该县粮食产业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总体上全县稻谷订单收购加工还只是局限于县内几家规模不大的稻米加工企业,虽然有一些“祁米”地方品牌,但总体规模不大、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较为缺失。近年来,该县坚持从良种直销试点做起,立足内引外联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积极做实粮食基地、做优粮食品质,做宽粮食产业链条。2011年,该县创新同中央储备粮祁东直属库采取半价供种、化肥直供等形式,共同开发湘米产业工程订单基地建设,同湖南盛湘米业有限公司优质稻生产订单3万亩,实现了粮食地方品牌向湖南区域品牌的华丽跃进。种粮大户纷纷直接与国家级储备库签订订单购销合同,全县粮食市场人市两旺。

  力促粮食生产由普通追责向一票否决转变。在全县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中营造了一种抓粮食生产的前所未有的责任压力和抓粮食生产你追我赶的工作态势。2011年,该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粮食生产工作考核督查力度,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列入了对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一票否决”考核范畴,各乡镇特别是各行政村抓粮食生产的责任空前明确。县财政从年度应拨付各乡镇的粮食生产发展资金中,暂扣30%作为乡镇粮食生产任务保证金,各乡镇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暂扣1000-2000元作为各村粮食生产任务保证金。坚持追究责任从早稻育秧开始,对300里双季稻生产示范长廊内的行政村实施考核排名管理,拟对后20名行政村黄牌警告,对后10名行政村一票否决。

分享到微信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