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衡阳频道

衡东县简史
2010-12-18 12:29:11 来源: 百度百科 作者:   编辑:
       衡东县,1966年分拆衡山县东部置县,也可以理解为位于衡山以东。

 

  据已出土的古文化遗址表明,衡东地域早在55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就有先民在湘江、米水沿岸栖息定居,开创了古代灿烂的农耕文化。至公元前15世纪的商朝中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衡东地域由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器时期。至战国中期,随着楚文化的南移,进入铁器时期。

 

  明朝中叶,衡东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先后创办了多家书院。元、清两代曾出过状元何克明彭浚,探花谭鑫振等。战国中期楚悼王时期(公元前401至前380年),衡东地属楚国版图。

 

  公元前201年秦统一中国,衡东地域始有建制沿革。自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至1966年属衡山县。

 

  196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160次常务会议决定,析衡山县湘江以东行政区域设置衡东县,以其境位于衡山之东而得名,隶属衡阳专区。

 

  1984年衡阳地、市合并后,衡东隶属衡阳市。

 

  2000年,衡东县辖有15个镇,9个乡,分别为:德圳乡、城关镇、石湾镇、新塘镇、大浦镇吴集镇甘溪镇杨林镇草市镇杨桥镇霞流镇荣桓镇白莲镇高湖镇蓬源镇莫井乡踏庄乡高塘乡南湾乡大桥镇三樟乡栗木乡珍珠乡石滩乡。总人口70.02万(农业人口62.01万,非农业人口8.0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