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全国人大会上的“衡阳声音”
发布时间:2012-03-19   来源:华声在线衡阳频道  作者:  编辑:

 

 

  但种衍民也有烦恼。大量的科研和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短期内难以形成成本竞争和优势。

  此次来京开会,种衍民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的建议》,建议出台对符合国家或省内战略新型产业的企业在技改体系和科研经费上给予支持。

  他建议:一是对技术改造的贷款进行全额贴息,二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对填补国家或省内空白的首台、首套产品,按产品售价的3%至5%进行科研经费补助。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在全球市场占据先机。

   

全国人大代表、耒阳市龙塘镇龙形村村委会主任伍冬兰代表呼吁



不仅为农村
送文化,还要种文化

  最近,我听说一件事。有一个小康示范村,花了几万元从村民手中买了一栋房子建图书室。图书室建成了,少人问津。村里也难拿出更多的钱添置新书和请图书管理员。

  这是农村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典型困境:文化投入缺资金、文化氛围待培育。我想,湖南文化的发展繁荣,绝不能忽视农村文化这个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农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加上农村文化设施落后,文化资金投入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我调查过很多村,发现村文化活动室的内容仅限于看看电视、打打牌,往往成了棋牌室。

  为了让乡亲们享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去年我们龙形村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棋牌室、健身室、图书室,可以满足老中青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乡亲们非常欢迎。

  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我觉得,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农村文化重点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体育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继续实施“万场演出进农村”、“百万册图书送农村”、“万场电影下农村”的“三万工程”,把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全方位地配送到农村。

  除了“送文化”,还要“种文化”。发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集镇文化、村落文化、社区文化,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作用,全方位提升农村文化群体素质,切实把文化“种”到基层。

 

全国人大代表、省电力公司衡阳电业局 客户服务中心95598电力呼叫中心班长肖利琼建议


真正把基本药物价格降下来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