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保障房建设面“中考”配套滞后、骗租骗购等待解
发布时间:2012-05-10   来源:  作者:  编辑:
压缩土地成本致偏远

从地图上看,郑州市的保障房如同有离心力一样,远离了市中心,环状分布在三环内外。西穷东贵北红南贫”——当地一句顺口溜总结郑州城市发展布局。相对东部来说,其他方向的发展速度显缓慢。郑州市的大多保障性住房,呈半环状分布在北、西、南部的三环内外。

保障房项目选址偏向地价低廉的偏远地区,相对成为各地政府部门的普遍选择。地方政府认为,在保障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保障房选址偏向偏远地区,能够降低成本,提供更经济的住房,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帮助更多的困难者。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和房地产研究所副教授郑思齐,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因。郑思齐分析,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经适房由政府提供土地及税费减免,由开发商建造并赚取较低的利润。廉租房土地和建设资金均由政府提供。提供土地,地方政府尽管不是直接掏腰包,但这将挤压可以创造巨额出让金的商品房土地出让量,导致土地出让金缩水。因此,主要依赖土地财政来弥补财政缺口的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减小保障房用地的成本,将这些项目安排在地价便宜的偏远地块。

是否会固化贫穷

选址偏远之外,保障房应采取集中建设模式还是混居模式,是另一个需要决策考虑的问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冠谦认为集中建设保障房的做法很危险。他认为从城市规划学方面考虑,应该提倡混居型的居住模式。混居能避免让低收入家庭被再度边缘化,还能公平、有效地分配城市公共服务资源。

保障性住房项目集中建设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空间聚集,强化了社会各阶层的居住分异,且容易导致贫困过度集中和社会分割问题。国外的经验表明,在保障房规划选址方面考虑不周全或将导致固化贫穷,形成富人区和贫民区的明显分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低收入住房建设在某些历史阶段都出现过类似问题。美国1973年以前的公共住房以集中建设为主,穷人和黑人等弱势群体大量聚居在一起。低教育水平、高失业率、高犯罪率成为这些社区的明显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种族隔离和社会冲突。

中国各地的保障房规划和选址仍在探索中,如果规划不科学,一些保障房聚集区,多年以后或将成为社会矛盾多发区。目前,武汉、郑州等地推行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