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去西藏,被不少自驾爱好者视为“终极挑战”。上周三至上周五,记者随同广汽丰田汉兰达“跨越青藏高原之旅”,从西宁到达拉萨。这一场“终极之旅“,究竟会给车辆和驾驶者带来哪些考验?如果你也想自驾入藏,究竟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接下来,记者将以亲身经历与您分享。
要点一:路线 青藏线很高,川藏线很美,新藏线很险
自驾入藏,目前主要的路线有3条:青藏线、川藏线和新藏线。本次自驾,记者走的是青藏线。从青海西宁出发,途径格尔木、那曲,最终到达拉萨,全程近2000公里。青藏线途经被喻为“世界最高公路”之一的青藏公路,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虽然海拔高,青藏线的路况较好,记者一路走的基本为平整的柏油路。
相比青藏线,起点为四川成都的川藏线要难开一些。“路窄、弯道多一不留神就会碰到塌方封道。”团队的陪驾,具有几十次开车入藏经验的魏中华师傅认为,几条线路里川藏线的风景最好——雪山、原始森林、茶马古道吸引眼球;而从喀什到拉萨的新藏线,要经过大量无人区,安全无保障,因此一般车友自驾,新藏线不作推荐。
要点二:高原反应 面对高原反应,冷静很关键
自驾西藏,高原反应无疑是头号大敌。三天行程,我们平均每天要开车约700公里。特别是周四:早上7点从格尔木出发,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赶到那曲,连续18小时开了近1100公里。而且这一路,海拔几乎都在4000米以上。下午,我们还翻越了此行的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
连续驾驶的疲劳,加上高海拔,令我们的大部分团员出现了高原反应,头痛、呼吸困难、发烧、呕吐一直伴随着我们。更严重的是,在翻越唐古拉山口的时候,我们因前方临时修路,被堵了1个多小时。这一次高山堵车,连一些陪驾师傅也感到吃不消了。
面对“高反”,记者的最大感受就是,沉着最重要。一旦心态失衡,高原反应会加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刚到那曲,陪驾告诉我们海拔为4000米。可不知道谁用手机软件测了一下海拔,发现这里的海拔其实有4600多米。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头痛和呕吐加重了。这样的身体反应,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此外,在高原上使用一些抗反应药物和饮食,也被证明有效。临行前我们统一发放了红景天口服液,有人服了,也有人没服,结果服药人的身体状况,普遍好于未服药的;另外,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确实也能缓解高原反应。
要点三:什么要带,什么不用带 暖水杯冲锋服不可少,厚重毛衣不需要
在出发之前,记者曾查询过沿途的天气,发现基本上在零度左右。大为紧张的记者带了1件羽绒服和3件毛衣,占据了行李箱的大半空间。可路途上才发现,大部分时间阳光明媚,温度不低,衣物大部分时间都压在箱底;真到下雨刮风,羽绒服和毛衣又抵挡不了了。反而是记者借来的一件冲锋衣,防风又轻巧。
另外,此行记者最大的遗憾,是少带一个保暖杯。路途上及时补水是非常重要,冷水很难入口,最好喝热水。不少带暖水杯的团员,沿途吃饭可以顺便问店家索要热水,令记者非常羡慕。此外,适当带些水果,巧克力,也能在路途补充维生素和能量。
最后,身边准备一些氧气袋是必要的。尽管在高原上,一旦吸氧会形成依赖,之后就离不开氧气瓶了。但是,一旦碰到严重的高原反应,吸氧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要点四:开什么车、怎么开车 四驱并非必需品,脚不离刹最重要
在我们的以往印象中,如果去西藏自驾,对车辆的越野性能要求非常高。而经过此行,记者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所驾驶的车辆,为汉兰达2.7排量的两驱型车——我们甚至没有动用3.5排量的车型。但在青藏线上,汉兰达的动力完全能够胜任,它的HAC上坡起动辅助控制系统和DAC下坡辅助控制系统,既能保证安全,也确保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此外,出发前将第三排座椅躺倒,行李厢容积超过了1200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汉兰达的实用性。而且汉兰达在同级别出色的腿部空间,也让旅途变得更为轻松。
根据记者一路的观察,走在青藏线上的车,也非之前想象的“四驱SUV当道”——两驱SUV、轿车、甚至国产微面,在青藏线上随处可见。反而是一些公认的越野能力强劲的SUV,在路上极少见到。为什么呢?尽管青藏线海拔高、路途起伏多,但是多为平坦的柏油路。真正考验越野性能的砂石路面、湿滑路面并不多。更重要的,整个西藏的加油站,绝大多数只供应93号汽油和柴油,供应97号汽油的几乎没有。所以这次我们开汉兰达,加油就非常方便。
比起平原地区,在高原开车也有讲究。青藏线为双向单车道,盘山公路多,货车不少。高原空气稀薄,汽车动力多少会受影响,超车如不留足提前量,就很危险了。魏中华师傅建议,在青藏线开车,绝大多数时间脚要点在刹车上,而不是猛踩油门,这样车子才能开得平稳。此外,青藏线路途随时可能窜出牦牛、羚羊等动物,这时候及时刹车就非常重要了。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