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难调唯有尽心尽力
通过官网、微博,让网友对央视春晚主持人人选作出大胆预测,同时发布春晚主题“家和万事兴”的同步轻APP——“多媒体互动”成了羊年春晚的一个关键词。
每年随着春节临近,谁能搭上央视春晚“直通车”,总能成为舆论争执的焦点。这几年,类似“观众再也不想看到的十张脸”、“谁是你最不想看到的小品演员”的春晚网络调查比比皆是。办央视春晚,难就难在众口难调上。从演员到节目,春晚究竟该怎么“联欢”,越来越成了一件让人犯愁的事儿。
和往年相比,羊年春晚剧组成立晚了好几个月,留给哈文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但为了达到亲民、时尚、接地气的目标,剧组还是选择去基层找灵感:语言类节目导演汤浩的目标是天津相声俱乐部、陕西省喜剧表演协会、上海群艺馆等单位,深入剧场采风,了解语言类节目最新发展动态;杂技魔术和创意节目组导演邹蕾奔赴深圳与亚洲魔术大会主办方接洽,挖掘魔术表演新人;舞蹈总监沈晨去四川省攀枝花市观摩第五届四川省少数民族汇演;执行总导演杨莱莱到天津参观考察 “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和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
央视羊年春晚不单单先后举办了4场座谈会,分别邀请大学生、专家学者、观众和演艺界创作人士为2015年春晚创作建言献策,更通过官网、微博和央视新闻共同发起“我为央视春晚献计献策”专帖,让网友对央视春晚主持人人选作出大胆预测,还发布了今年春晚主题“家和万事兴”的同步轻APP,推出“我的2014年度词牌”跨年行动,“互动”成了羊年春晚的一个关键词。
2015年,让观众更多地参与进来,在直播过程中适当增加观众互动的环节,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实现荧屏上下的联欢,仍然是像阎肃这样的“春晚老江湖”的共同心愿。2015年春晚的一个亮点是,将首次全新引进新媒体互动版块,打通电视荧幕与手机客户端的直通互动,电视观众可以扫描二维码直接“吐槽春晚”,在春晚专题页面上热议关于春晚的所有话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加速融合的今天,荧屏内外的互动联欢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呈现。
“低俗媚俗的节目不用、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不用。”就在羊年春晚摆出广收佳作、广纳贤才的“开门”态度的同时,“三个不用”近来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一项网络调查显示,11,163名参与者中,85.86%的受访者支持春晚不启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因为春晚面向全国观众,劣迹艺人会产生负面影响;10.28%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演员的道德瑕疵难于界定;表示不关注的占3.86%。对于羊年春晚阵容,认为选择草根选手更贴近民众生活,让人耳目一新的占53.38%;19.23%选择期待娱乐圈新生代,更能迎合年轻观众口味;最期待看到春晚老面孔,还是要看明星、大腕的占18.32%;9.08%选择其他。
恐怕没有哪一个明星真心不想登上春晚的舞台。作为中国电视文艺界最大的现象级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以及年三十晚上的超黄金时间,甚至业内默认的“春晚优势”,绝对让央视春晚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上央视春晚意味着什么?细数历届春晚,一夜爆红的明星几乎每年都有。从1987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到1989年韦唯一曲《爱的奉献》走红大江南北,从1999年歌手陈红凭借《常回家看看》站稳流行歌坛,到2005年聋哑演员邰丽华因舞蹈《千手观音》铺平星路,仅 2009年春晚就捧红了刘谦和小沈阳。那些地球人都知道的“春晚钉子户”,更是一次次通过春晚轮番镀金,以保证星光依旧灿烂……
“想借春晚出名的人太多了。”央视春晚工作人员说。央视为此2010年专门开办了一个《我要上春晚》的节目,海选起了春晚演员。在主持人董卿那句充满诱惑的“我要上春晚,你看行不行”中,越来越多怀揣“春晚梦”的各路草根被鼓动得心急火燎。
筹办龙年春晚的时候,哈文团队之前曾开过七场座谈会。“对于谁喜欢什么节目,十个人有十个答案,所以没有办法说做一个东西放之四海皆准,你说他好一定有人说他不好的,你用了这个有人就说你为什么不用那个。”首次执导龙年春晚之后,哈文的切身感受就是众口难调。而今天,她的选择仍然是“不能因为众口难调就不去做,只求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地按照我们的理解做一台晚会”,登上春晚舞台的演员,不管是草根还是所谓精英,首先得是高水平,以作品论英雄。
“最节俭的晚会”仍旧充满商机
央视春晚曾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今年,它一方面是强大的吸金能力,另一面却是成本的逐年递减。“节俭办晚会”是羊年春晚的原则之一。倡导简约、朴实、大方的整体基调。也许这正好是个机会,促使春晚返璞归真,把劲儿都使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上。
马年春节,微信红包一战成名,一年过去,微信计划升级红包大战。近日曝光的一份微信红包的招商文件显示,2015年春节,微信将与央视春晚合作,在除夕夜联合多家品牌商通过摇一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展开营销“轰炸”。具体方式是,微信提供抢红包入口(摇一摇春晚专题互动页面),然后由春晚主持人在节目进行过程中口播引导用户进入微信“摇一摇”抢红包。红包由若干个广告品牌商赞助,抢到的红包也将显示“×××企业给你发了一个红包”,相信会有相当一批土豪闻风而动。
尽管延续了2012年以来零广告的“纯净”模式,但围绕除夕晚上央视荧屏上那黄金4小时仍旧充满商机。
2012年,央视春晚在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期间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堪称“晚会中的战斗机”的央视春晚,因为超高的市场占有率而具有超强的吸金能力。有人测算,4个多小时的春晚每年能给央视带来6亿左右的广告收入,仅仅一个零点报时,就经常突破5000 万。
2011年春晚,总导演陈临春在央视广告招标会上对媒体宣布,当年的春晚不会有任何植入广告时,全场一片掌声。到了2012年春晚总导演哈文则干脆连冠名、贺电、整点报时等所有广告都取消了。有观众评价,如此无广告、无贺电、无废话的春晚,堪称“史上最纯净”。
但是,连续4年的“零广告”只是对广告投放时段的调整,而非对广告的取缔。春晚直播前后的广告时段仍是广告商争抢的目标。此外,《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这些围绕春晚打造的选秀节目的常态化,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含金量的广告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让春晚零广告的经济损失堤内损失堤外补。
一方面是强大的吸金能力,另一面却是成本的逐年递减。“节俭办晚会”是羊年春晚的原则之一。剧组成立之初就有消息传来,羊年春晚应该是历年最节俭的一次,舞美会在现有基础上在编排上下功夫,不会再买新东西了。
2013年8月12日,中央五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此前中央出台的关于改进会风的“八项规定”,各大电视台纷纷响应,停办多场晚会演出,许多节会庆典也因此“瘦身”。
2014年春晚,早些年的高科技华丽风就已被冯氏春晚抛弃,不仅没有了往年炫目的LED屏,连观众席也变得朴素简洁,用传统的大红灯笼体现年味。因为响应节俭办晚会的号召,2015年春晚的演播室和舞美设计将延续去年已有的设施架构,循环利用央视现有的硬件设备和舞台资源,追求简约、朴实、大方的艺术效果和整体基调。也许这正好是个机会,促使春晚返璞归真,把劲儿都使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