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于细微处见真功 在创新中求卓越: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走笔
发布时间:2017-04-19   来源:华声在线衡阳站  作者:赵沛 秋红  编辑:华生

  华声在线衡阳站4月19日讯(赵沛 通讯员 秋红)“对于教师来说,一年不参加教师培训,我的麦田依然会青葱翠绿;两年不参与教师培训,我这片田土就会开始长草;三年还不着手教师培训,我的田地可能会荒草萋萋田地荒芜”,这是衡东县教师进修学校颜亚华校长时常会跟老师们叮嘱的话语,朴实简练的话语,形象地诠释了教师培训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近年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以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于细微处着手,在创新中求卓越,创新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和保障有力的支撑服务体系。我校的做法和经验先后被《湖南日报》、《湖南教育》、《当代教育论坛》、《教师》和《衡阳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并于2010年首次承办湖南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年会,2012年“湖南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我校挂牌成立,2015年我校协助教育局成功申报国培项目县并已圆满承办“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系列活动,2016年高质量地承办了为期一周的全县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共785人)。

  于细微处见真功

  从我校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来看,最大的收获就是:培训无小事,事事得细致;培训是换血,血液得新鲜;培训是服务,时时有关怀。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于细微处用功功自成。

  (一)培训无小事,事事得细致

  1.领导高度重视,重组培训团队

  要抓好教师培训,领导重视是关键。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一直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教育的领导多次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重教必须兴师,要把教师培训作为兴教之根本”,要求财政部门全额预算教师培训经费,不留缺口,使我校不用为培训经费东奔西走,从而经济上保障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师训工作的副职为组长,局党委行政、政工、计财、师训、教研室、电教站等机关股室负责人和进修学校校长为成员的衡东县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直学校和各乡镇中心学校配备了师训专干,多部门联动,使我校培训工作开展形成了强大的网络合力;同时县局重点建设了城关一小、二小、三小、育星小学、楚天中学和兴东中学五所基地校,使我校的各项培训工作能尽快落地。去年8月份,县局考虑到我校培训团队老师紧缺,根据我校的实际汇报,及时调整人员,成立了培训处一正三副的领导管理层,学校又分别从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综组、理综组抽调人员,全方位全科目设立培训研策员,以校长室为龙头,适时研讨培训,应时实施培训。

  2.训前适接地气,完善培训方案

  在每次策划培训甄选培训课题时,我校总是本着“培训就是及时雨”的宗旨,利用开学之初通过走基层深入一线课堂,聆听老师心声,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为办好特岗教师培训班和新任教师转正培训班,不使培训成为假大空的“空中楼阁”,我校10余人分乡镇分学校走访特岗教师、新任教师;为使两个小学微课制作技术培训班开办有特色,我们又走遍县城乡镇小学进行调研,跟各校的教学负责人、有一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师细致交流。根据广大教师的培训需求,我们召开专门研讨会,合适调整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模式,想方设法给广大中小学教师输送有针对性的合乎时宜的教育教学理念,提供启惑解难的新方法,启发创造教学新思维。

  3.集体研策方案,精心准备开班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必须拟写出周密详细的培训方案初稿,方案中须包括温馨寄语、培训课程、食宿安排和培训总结,首席专家必须确定好授课团队,并要求授课教师反复磨课;针对方案初稿,学校校长、书记、主管师训的副校长和培训处的正副主任进行集体研讨,有的放矢地修改完善,力求精益求精,呈报县局审批后再印制成精美的《学员手册》,让学员来校培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培训就要构建精神家园,培训就要点亮心灵之灯。每次培训开班,我校总是以培训处为主且多方联动,精心准备开班。从电话QQ通知参训到资料整理发放,从布置培训教室到设计欢迎标语,从人员配备到食宿安排,我们总是环环相扣,按部就班,不敢忽视,目的就是给学员创设一个宾至如归的培训氛围。

  (二)培训是换血,血液得新鲜

  1.博采众长,炼就培训课题

  培训就是雪中送炭,培训就要给老师换血。近年来,我校为使培训内容深入人心,使参培教师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每学年年初,我校充分发挥本校老师的个人特长,要求每个老师申报主讲课题,并写出详案,制作相应的课件;利用培训教研会集体研备,去粗取精,反复试教听评修改形成定稿,还特别聘请县局师训领导随堂点评,锤炼成精品的培训课。目前,我校老师自主打磨的课程深受学员欢迎,如:颜亚华校长的《教师的职业人生规划》、肖志泉副校长的《优秀,我也行》、刘文台主任的《教学资源的收集、处理和加工》和柳雪年老师的《PPT的动画创新设计》等课程。

  2.整合资源,发挥名师优势

  真正的专家在一线,真正的智慧在基层,优良的培训师资是保障培训实效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不仅要求本校教师锤炼课程,还聘请县域外专家给学员授课,给学员传播正能量,给学员解疑答惑。近年来,在县局师训股的悉心指导下,在教研室、电教站的密切配合下,我校多次在培训过程中特聘县局领导专家指点迷津,引进市县骨干教师传授真知灼见,邀请“教坛新秀”领航起跑,使得每次培训课程设有“领导点拨”、“专家讲座”、“学长助跑”,课程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有内涵有分量,真正做到了老师们想学什么有什么,老师们缺什么有什么,老师们需要什么有什么,从而激发参训教师的学习热情,让老师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3.合乎时宜,课程安排有层次

  质量是培训的生命。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实施优质高效培训势在必行,安排有层次合乎时宜的课程是众望所归。我们针对特岗教师年轻有活力但缺少教育教学策略,开设了特岗教师法律常识讲座、新老师的职业人生规划、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与上课、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观看最美教师颁奖晚会、跟岗跟班听课实践,让参训的特岗老师心灵震撼,并深情地叹服,“我是一名特岗教师,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行业”。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要求老师要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校的微课制作技术培训应运而生,安排培训课程有微课应用现状分析、微课的脚本设计、微课的PPT制作、微课的录制与美化、学员自制微课。鉴于微课培训班的反响很大,我校又大胆的把微课系列课程融入到信息技术培训中,增添了信息技术培训的内涵,力求培训不是空洞的说教,让参培老师有所获有所思,因而我们安排的课程既融入了法律法规讲座,又注重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还考虑了教师的实际操作。

  4.精选班主任,构建培训文化

  某位专家成说过:“三流培训是请人上课,二流培训是精细管理,一流培训是培训文化。”走进培训现场,学员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班级归属感,体现在教室里的开班欢迎标语、温馨提示、座位席、培训絮语、考勤和团队评分表,班委会职责和联系表;置身培训过程中,学员可以交流前日的培训感受和建议,或诗或文或朴实的几句话,学员还可以有章有序地参与听课、经验分享、热烈讨论;课间茶歇时,学员可以体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精心准备的文艺晚会,可以回味专家的点灯之语;每天在一次次温暖的主持中开始,又在令人回味无穷的小结中结束。这些细致入微的工作,这种培训文化的构建,都得益于我们的班主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班主任集多重角色于一身,既是管理者又是组织者,既是授课者又是主持人,既是指导老师又是生活老师。因此,我们在安排班主任时,一定是精挑细选、反复斟酌,要挑选出一个既懂专业又懂服务、既让领导放心又让学员满意、既能稳步推进又能创新发展的班主任。

  (三)培训是服务,时时有关怀

  “培训就是服务。”魏书生做过这种诠释。一个成功的培训,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培训管理中,专家团队的课程引领、模式创新,是培训的高端品味;服务团队的专家接送、后勤服务、考察安排,是培训的人文关怀。每当面临结业的时候,学员总会说,“漫长的培训似乎变得如此短暂”,甚至饱含深情地感概,“来的时候不想来,走的时候却不愿走了”。因为我们在培训期间真诚热情的服务温暖了每个学员的心,学员走进校园就会有一位学校领导迎接,有一位培训工作人员引领,有一杯热茶、一份资料、几句欢迎话语呈上,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参训老师的心;因为有美味可口的自助餐、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班主任的细致管理和学校领导的嘘寒问暖,抓住了参训老师们的心;因为有我们的及时报道宣传让学员见证了自己的精彩,我们的结业回放更是每个培训班的特色,跟踪摄影的老师和班主任用心、用情、用图片记录了学员培训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文字写下感动和鼓舞;所以每次的分别总有不舍和难忘,每次的结束更是我们学校培训文化的延续。特别是集中面授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学员的关注没有停止,我们通过三个月的远程研修继续与学员交流学习着,并经常前往学员工作的地方回访,发现并推荐优秀学员,帮助他们在岗位脱颖而出,且邀请他们“常回进修看看”,不拘一格聘请他们担当培训教师。

  在创新中求卓越

  创新才是生命力。作为教师培训机构,我们一直在不断提升团队素养,增强自身生命力;创新培训模式,让教师学有所乐;调整培训内容,让教师学有所得,实实在在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优化培训环境,让教师学得舒心,在创新中追求卓越。

  (一)更新培训理念,提升团队素养

  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应是多重角色的聚合体,应是“身心健康、心态积极、知识渊博”的正能量传播者。我校为加强培训团队建设,经常组织培训工作人员不断学习,丰富培训服务知识,拓宽知识内涵,重建知识框架,研策特色课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及时学习更新培训师资团队中各位自身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培训模式。近年来,我校外派取经学习的教师走遍大江南北,有校长管理层面的进修,有课改理念的培训,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学习,有课题开发的指导培训,培训种类多,参训教师覆盖面广,学回来的经验切实可行。我们的老师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我们从上海学来了别具一格的培训教室布局,从深圳取来了别有风味的课程设置,从美丽的凤凰借鉴了精美的《学员手册》设计,从长沙培训中引来了破冰之旅和精彩回放……我们边学边改,边改边创新,力求使我们的每一次培训日臻完善。

  (二)创新培训模式,让教师学有所乐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的引领者、支持者和促进者。时代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提高,所以我们深知创新师培训模式的重要性,让教师学有所乐。我校举办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讲授,还带领参训教师到基地校“走进课堂”,听名优教师的示范课,“零距离”学习感悟,还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层面的指导,并让学员在培训期间学以致用,参与讨论与修改,在名优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说课,推选代表上汇报课,专家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进行有效点评,让学员愿学乐学。

  教师培训的目的是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育教学,为此,我们坚持“逢培必考”的制度。不管是集中办班培训还是远程研修,不管是教师培训还是干部培训,不管是新任教师培训还是资深教师培训,我们都严格管理,严格考勤考核,所有参训老师必须完成“四个一”的延伸培训任务:即上一堂汇报展示课、参加一次以培训内容为主的考试、写一篇培训心得论文、参加一次学科教师集体交流。培训不合格者,我们不颁发结业证书,对于积极突出者,我们授予优秀学员称号,并将其典型表现推荐到我们的培训专报《进业修德》予以专题报道。

  (三)调整培训内容,让学员学有所得

  面对教师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储备各异,我校在追求培训效益最大化之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有梯度地调整培训内容,更新培训理念,让学员学有所得。针对年轻向上的新任教师,开设“教坛新秀”培训,主讲职业人生规划、教师的专业历练,指导他们如何成为教学能手;面对新任班主任在教育管班过程中的困惑,我们请来优秀班主任传经送宝,引领他们早日成长成熟成才;对于教育战线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我们举办“骨干教师培训”、“后备干部培训”,让他们奋斗的目标更明确;面对多年来奋战在一线的资深教师,我们从身心健康的角度举办“资深教师阳光心态培训”,教他们如何养生如何融入信息化大潮流;我们的培训也没有忽视那些坚守在乡村中小学的代课教师,也许他们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培训,为避免“工学矛盾”,我们采用送教下乡的模式,现场指导现场诊断,给他们送去教研教改的缕缕春风。

  (四)优化培训环境,建设文化培训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培训的发展。我校既强调优化培训管理,也重视硬件的升档提级。近年来,我校新建了综合服务楼和食堂,装修了现代化的培训教室,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重新配置了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和多功能报告厅。特别是已经竣工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将于2016年暑假投入使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847平方米,采用一体两翼的结构共有五层,既有可容纳130座的小会议室,又有可容纳240座的大会议室,还有可供情景模拟、课堂讨论的情景模拟教室,还配有四个小型的培训教室,并且兼顾青少年校外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科教活动室,它将成为我县目前为止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心,它将为我校更好实施培训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

  雅斯贝尔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着另一个灵魂。”教师培训是一件系统的、全面的、长期的工程,推进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且行,且思,且发展!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