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一位山村教师的从教之“道”
发布时间:2012-03-29   来源:  作者:  编辑:

  于是,在天南海北地闲话了一会儿后,我便有意转入正题,倾听床的那头一位在山区村小工作36年的老教师,平静地讲述他平凡而又艰辛的教书生涯。

  
  自1990年调入陈家山小学至今,朱宏遂在这里度过了22个年头。
  在此之前,身为民办教师的他,辗转在本乡的几所小学,月工资由6元、8元到十几元、几十元。虽说是布衣素食,几乎是与世无争,但让山区孩子凭借知识走出大山的信念和期盼转正的愿望,使他由20岁风华正茂的青年,一直到如今的年近花甲。但他说,自己一点儿也没有后悔过山区娃子们苦,相比城市或平原农村的孩子,能奔出去更不容易
  说到这里,朱宏遂突然地掀开被子,一个转身便跳下了床,穿上鞋子,手握木棍,脚不带声地蹿了出去,吓得我一个激灵,也下意识地跳出了被窝。
  而这时候,外间屋里已经梆当一声炸响,电灯也拉亮了。
  我正要询问是怎么回事,朱宏遂却过意不去地把我让回了里屋,连声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刚才只顾说话,忘了盖好面条,老鼠又在钻空子啦!
  一阵虚惊,让我不能入眠,干脆静下神来,琢磨着山风的方向,寻找着松涛的节奏,继续运用询问启发诱导等手段,让朱宏遂打开话匣子,倾听他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一般述说着自己的从教经历。

  
  1976年,正值文革后期。
  20岁的朱宏遂中学毕业,成了一名回乡青年。因为有了一些知识,便被派上了用场。村里的小学缺教师,他便走进了教师的队伍。那时候,月工资6元,每天记10个工分
  1990年,当34岁的朱宏遂调到陈家山小学当校长时,已是年富力强的教师了。走进校园,看到砖木结构的教室墙上有裂缝,屋顶漏雨,于是便没有含糊地挑起了筹建新校舍的重任
  一边找村里、跑乡里,争取上级和村里的支持,一边动员群众捐资助学。到了1995年,建新校舍的筹备工作才算有了些眉目。在那个时候,村民们没有钱,但听说是修学校,仍然你家三十、我家五十地凑着,上级拨付的5万元建校款,也只是解决了楼板、门窗等材料。可是,再也不能让娃子们在危房中上课了,朱宏遂果断决定,暑假一定要开工建校。
  暑期,新校舍如期开建了。但墙垒到一半时,后续的砖块因资金问题没有按约定送到,眼看就有停工的危险。朱宏遂二话没说,回去把自家准备盖房、筹了多年的3万块新砖送到了学校工地。
[上一页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