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尤在给学生上课(梁绍恩 摄)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那社乡那乙小学,春风中透出一股暖意,学生们清脆的朗诵声在操场上回荡。四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一位老师熟练地把粉笔往拇指和食指缝中一插,在黑板上挥洒自如地划动,一节课下来,整个板书图文并茂、生动醒目,给学生视觉上以美感和快感,令学生们常常都舍不得擦去。
他是这个山村小学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名叫黄沙尤。他虽然已年过花甲,却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继续给孩子们授课。
克服缺陷 练就硬本领
黄沙尤今年64岁。在他年幼时不慎跌入灶坑,右手被烧伤,手指粘连,变形严重,无法抻展,落下残疾。然而,他生性开朗,并不因此而自卑。
黄沙尤在批改学生作业(梁绍恩 摄)
黄沙尤说,自己幼年上小学时,老师望着右手残疾的他,想教他用左手写字。可年幼的他却认真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也能像同学们那样用右手把字写好。”为了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把字写好,他把笔往残疾的拇指和食指缝中一插,吃力地拖着笔在纸上划动,反复练习。长此以往,他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缝隙间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茧,而他也终于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1975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沙尤踏上了三尺讲台。当时,黄沙尤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克服缺陷,战胜困难,练好教学本领,做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黄沙尤每天举着残疾的右手在黑板上努力练习粉笔字。为了节约粉笔,他自行购买了一支毛笔,沾着水,在黑板上不断练习,几十年下来,他落下了严重的肩周炎,犯病的时候,胳膊抬起来都很吃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沙尤练就了一手漂亮的粉笔字。
扎根乡村 播撒阳光
黄沙尤利用休息时间做木工(梁绍恩 摄)
“三尺讲台让我得以放飞希望,孩子们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是我勇往直前的潜在动力。”这是黄沙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由于家乡地处偏僻,环境恶劣,工资微薄、生活贫苦,逼走了许多耐不住寂寞的老师。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黄沙尤却毅然留了下来。
黄沙尤回忆道,他工作的第一站是那社乡东烈小学。学校比较偏远,要步行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学校破烂不堪,两间不足50平方米的土坯瓦房,瓦片破旧、门窗简陋,课桌椅残缺不全,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来这里任教,师资力量十分紧缺。可是他却来了,成了一位每个月拿6元钱工资的教师。
“右手残了,怎么教得好我们的孩子?”开学第一天,当黄沙尤兴致勃勃迎来他的第一批学生时,家长和孩子们齐刷刷看着他的右手,同学们朝他扮鬼脸,家长们眼中流露出不解而又无奈的神色。
面对破烂不堪的学校,黄沙尤利用学会的木工本领,把学校修整了一番。看着大有改观的学校,家长们立即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第一堂课,黄沙尤用残疾的右手在黑板上写出了漂亮的粉笔字,瞬间就凭着本领折服了这些学生。第一次测试,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对他的教学能力更加信服。
渐渐地,家长们对黄沙尤主动关心起来,常在孩子上学的时候为他带一些五谷杂粮。学生们也时常摸着他那只残疾的右手心疼地问:“老师握笔疼不疼,累不累?”师生关系融洽和谐。
那时,学生因家境贫寒交不起学杂费是常有的事。每到开学之际,总会有家长央求黄沙尤过段时间再补交学杂费,善良的他总是说:“没事,让孩子按时来上学,学杂费的事,我们一起想办法。”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贫寒学子完成学业,黄沙尤利用学会的木工活,用课余时间为村民制作家具,收取微薄利润为贫寒学子垫支学杂费。对此,有人不解,可是他却说:“我是一名从贫困中走出来的教师,今天我帮助孩子一小步,改变的或许是孩子的一生。”
1991年,外出务工的亲戚回家,见识了黄沙尤的木工活,推荐他去大城市做木工,工资是代课老师的几倍。家庭生活并不宽裕的黄沙尤也曾动过外出发展的念头,可他心想: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于是婉拒了亲戚。他选择留下来,继续呵护山里孩子们的求知梦。此后,他服从教育部门的安排,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去,先后在6个学校任教。
红烛不息 余热不尽
黄沙尤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梁绍恩 摄)
辛勤耕耘乡村三尺讲台40多年,黄沙尤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2015年,他被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评为“最美红烛”。
如今,64岁高龄的黄沙尤,本已到退休的年纪,可他仍然坚持每天早早来到学校,做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看一看可爱的孩子们。看到县里搞均衡教育,需要更多的师资力量,他立即和县教育局签订继续聘用合同,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我自幼残疾,家乡人民对我不离不弃,让我得以在三尺讲台坚持不懈,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山里的孩子。”黄沙尤说,他要一辈子坚守山村,做乡村教育战线的忠实守望者。(沈泉池、唐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