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寻找最美教师:执教43年一课不落的刘秋贻
发布时间:2013-09-24   来源:衡阳新闻网  作者:卢幼莲  编辑:

  

中国衡阳新闻网 e0734
中国衡阳新闻网 e0734
中国衡阳新闻网 e0734
中国衡阳新闻网 e0734

  亲切抚摸孩子们的头,询问孩子们学习状况……2013年9月6日,早已退休的刘秋贻老师又情不禁地,第三次回到蒸湘区呆鹰岭镇鸡市小学看望孩子们。退休对于他是件艰难的事,执教43年来,他就从没因事、因病耽误孩子一堂课,三尺讲台,倾注了他全部的爱恋。

  四处奔波求资 俩校面貌一新

  1971年,17岁的刘秋贻自中师毕业后,怀揣着割舍不断的乡村情结,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的新平小学任教。然而当时的任教场所,不是宽敞明亮的校舍,而是一间土砖砌成的小庙,瓦片破损不全,下雨时,必须紧急避让在一角上课。教室里,木板架在土砖上就是讲桌、课桌,或是教师从自家搬过来的旧家具……

  从呆鹰岭镇到新平小学的路程有4公里,刘秋贻每天往返于这条乡间小道时,不忘肩挑手拿一些物资到学校开伙,有时候是一袋大米,有时候是自家种的蔬菜。

  刚当上新平小学校长,刘秋贻为让孩子们也能坐在“教室里”上课,便利用节假日,四处奔波,八方求助。向上级部门争资、请求村部集资、发动党员干部捐资,并马不停蹄南下郴州、广州说服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赞助。历经数月奔波,刘秋贻终于筹措到足额建校资金,很快一幢两层的教学楼拨地而起。

  2000年上学期,刘秋贻被调入鸡市小学担任校长,刚踏进校门,忧心又笼罩心头,鸡市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十分堪忧。竹条连木板便是课桌,虽有窗户却无护筋,厨房漏水严重,校门口前是条烂泥路,且这么一个学校已经欠债8万余元。刘秋贻顿感重任压肩的同时,坦然面对困境,决定给鸡市小学也来个“改头换面”。

  为了尽快筹集到建校资金,刘秋贻想到的法子就是开源节流,除了多方求凑资金外,还十分注意节约,平时学校门窗、玻璃烂了,门锁、水管、水龙头坏了,电路出故障,刘秋贻都自己动手义务修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会花学校一分钱。

  经过几年的努力,刘秋贻终于筹资32万多元。很快,鸡市小学内外贴起了瓷砖,课桌全更新换代,窗户框架换成铝合金了,操场硬化了,护手栏杆加高了,厕所改建了,一口80多米的水井也打起来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生纷纷从外校回来了,老师也舒心地笑了。

  头缠纱布上课被学生笑称为“伤员”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条条皱纹爬上了刘秋贻的眼角、脸颊,众多疾病也不甘示弱,不请自来。刘秋贻兜里、伏案的抽屉里被各种药物填塞。

  1984年,刘秋贻积劳成疾,后脑长出包状肿瘤来。上课时,一阵阵剧痛不时袭来,痛得他直冒冷汗。

  “再累、再痛,也不能耽误孩子的一分一秒!”刘秋贻每每凭此意念支撑着。强作镇定,咬牙忍痛将上午的课上完,到了中午休息时间,才赶往镇里医院将肿瘤切除,下午,刘秋贻瘦弱的身躯又站立在讲台上,只是头上缠着几层白色纱布。见状,一些少不更事的孩子们忍俊不禁,称老师是“伤员”。

  第二年,刘秋贻右腿上又患上了毛孔脓疮,大腿肿胀得铮亮,每挪动一步,疼痛得撕心裂肺。

  “你这个病很严重啦,先去医院医治,再好好休息一阵吧!”同校老师如是劝说。

  “课堂时间是属于孩子们的,我不能因自己的私事而剥夺他们的宝贵时间。”刘秋贻断然拒绝了同事们的善意劝说。

  大腿神经传来的剧痛,已令刘秋贻脸上异常苍白,但他仍坚持着,放学后才被同事搀扶至医院。第二天,刘秋贻仍然不听劝告地站在讲台上,只是右腿必须被一把椅子架着。

  2013年6月,60岁的刘秋贻已然完成了自己的教育使命,直到这时,他才宽心地在医院接受了42天治疗。

  家里落骂名 学校留清名

  “你是个家不管,小孩也不管的怪人。儿子在你那拿个簿子都不肯。”刘秋贻在新平小学担任总务期间,总是被妻子抱怨着,在妻子眼中,刘秋贻就是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为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刘秋贻心无旁骛,将家务的重担全部推到妻子的肩上。给学生上课无数,却从未抽时间辅导自己的两个儿子。面对妻子与两个儿子的责备、抱怨,刘秋贻总是无奈地回复:“没办法,谁叫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在学校领导与同事眼中,刘秋贻却是一个令人敬佩、不折不扣的好教师。有一次,他拿着发票请新平小学莫校长报销,莫校长很疑惑地说:“这张发票上明明是11元,你怎么只报销3元?”他说:“超标了,按上级规定出差只能报销3元。”于是他自己垫了8元,然这8元钱,当时相当于民办教师的半个月工资。在担任总务期间,他就是这样管好自己的手,不多拿;管好自己的嘴,不多吃;管好自己的心,不贪。

  几十年来,刘秋贻爱护学生胜过自己的儿子。一次,贫困学生刘某摔伤了头部,他第一个赶赴医院,并替学生交了2000元的医疗费。

  学生欠缴学费、生活困难。刘秋贻得知后,总会毫不犹豫,先替学生垫付。可时间一久,有些学生的家长就不愿意归还了,或者根本就不记得了。

  刘秋贻同事告诉记者,至如今,刘秋贻资助过的家庭困难的学生至少达80余人次。资助金额至少是自己历年工资总额的一大半。可他却极少拿出钱财补贴家用,村里其他人家早已建起了崭新的房子,而刘秋贻家今年装修好房子,装修房子的资金还是由两个儿子挣取而来。

  43年,从青春年少到鬓染白发,刘秋贻默默无闻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诠释了师道的尊严与高尚。

  记者手记

  43年有多少个日夜,他从未落下孩子们一节课。

  43年有多长的时间,他满头青丝变成缕缕白发。

  采访完这位“最美教师”,刘秋贻那朴实、单薄、颇具书生气息,而又伟岸的形象萦绕于脑海,挥之不去,令人深思。

  光阴荏苒,43个春秋,刘秋贻,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日复一日的实践和磨砺中已凝聚成两个词——“热爱”与“职责”。

  刘秋贻老师之所以能43年坚守在落后的乡村小学,经受住生活条件的艰辛,教学环境的恶劣,工资待遇的低下。我想,是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因爱执教,用情耕耘,一路走来,一路芬芳。

  刘秋贻之所以能坚守讲台43年不离不弃,且从未因事、因病耽误孩子们的一堂课。我想,是因为他始终不忘教育教学的职责。教师的职责在于,用滴水穿石的力量,一点点的托起了大山里的孩子,让大山里的孩子们都拥有了自己的翅膀,走出了大山去。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