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揭大学生求职培训黑幕:收钱不培训 退款称违约
发布时间:2012-08-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家人拒绝交钱。已交的7万多元中,近半的费用是毛鹏攒的“私房钱”。而他只去了1次HR见面会、1次户外拓展、1次演讲课,觉得不值。“这是什么机构,能让我弟弟瞒着家里交了那么多钱?”毛鹏的表姐非常惊讶。

  “老师”与我交谈好几个小时,就稀里糊涂同意交钱了

  毛鹏称,他很多次死活不想交钱,但“老师”与他交谈好几个小时,就稀里糊涂同意了。“有时从上午10点谈到下午4点多,有时从中午2点到晚上7点多……总之很久。”

  交谈时间长达好几个小时——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湖南、重庆等地多名大学生也反映了这个细节。他们描述,在以测试、咨询、讲座、活动等名义被邀请到转折号后,自称“老师”的职员与他们谈话,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四五个小时,谈话后期才拿出协议。

  “‘老师’口才极好、语速极快,说我思维能力不足、领导能力不够,把我说得一愣一愣的,到最后精神疲乏,都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了。一走出来,我才发现自己没那么差。”北京一大二学员廖名说,他们被忽悠了。

  自今年3月起,笔者独自或陪同数名大学生前往转折号,体验了电话邀请、测试、咨询、上课、退款等环节。

  在一段福州转折号职员柯某波与两位女大学生近5个小时的谈话录音中,柯某波讲述了“15岁上大学”、“放弃清华而报考福建某大学”、“大一暑假花7天学成软件工程师”等个人经历,指出她们在测试题中的错误,并认为其素质不高,希望能报班成为他的学生。

  她们说要回去思考后再决定,他追问:“不用思考,思考干吗,你觉得思考了你还会回来么?爸妈给钱最好,不给钱,就去借,大不了兼职。”大学生表示要询问家长,他劝道:“问爸妈,他们会担心你受骗。这个过程中,你是加快了他们脑细胞的死亡速度,加剧了他们的死亡。”他还说,并不是交钱就有资格到转折号学习,报名必须经过考核,“你下次考虑好了,我还要再考虑考虑要不要选你。不要考虑了,考虑干吗,有钱了不起?”

  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有大学生反映,他们对其中某些措辞似曾相识。有人质疑,对大学生采用如此营销方式是否合理?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并非所有人都对转折号的课程持反对态度。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一名2010级女生说,由于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她大一报名参加了转折号,上过演讲口才、魔鬼训练、企业参观等五六节课。“觉得不像网上说的是骗子,还是有学到点东西的。”

  与此同时,多名高校学生反映,学校并没有在低年级提供较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4年只上4节课,授课教师是学校政工干部。对职场礼仪、简历制作、企业人才需求等求职知识,他们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久经战场的老手”和“涉世未深的新手”

  所谓30万学员中有多少人觉得被忽悠,笔者不得而知。令人奇怪的是,有协议、有交钱、有培训,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为何多年来却屡屡被指“忽悠大学生”呢?

  笔者发现,各SNS社区关于转折号的投诉至少可追溯到2006年,媒体对该公司的批评至迟也于2006年出现,地域包括上海、山东、浙江、福建、湖南等。目前,一些报道链接已被删除。

  到了2011年,浙江大学2010级学生范腾龙开了集体诉讼转折号的先河。他在学校内网CC98论坛发帖征集“受骗者”,10天就发现了50名同学。最终,47人参与诉讼,其中大一、大二学生占近8成。

  但这并不是一家“黑公司”。据了解,转折号是南京双引号文化资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是黄峰。各地分支机构通常在工商部门既注册了“双引号某市分公司”,也注册了“某市转折号公司”。双引号网站宣称,公司还有冲锋号、感叹号、百分号、波浪号等品牌。不过,唯有转折号的网站能正常访问。

  中国农业大学一位学员认为,从访问网站起,这就是一场不公平的对话。“一边,久经战场的老手;一边,涉世未深的新手。二者以师生相称,前者隐藏了收钱的目的。”他说。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