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才行知小学学生与英国教师快乐互动。记者张宁 摄
在英国教师带领下,席地而坐看图片、分组玩抢答游戏、在布袋上作画……昨日,一堂地道的英国小学课在江岸区育才行知小学上演。长达3小时的体验课程中,五六年级16名学生玩得很投入,“不觉得累”。
“学生们几乎没有时间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的。”前来观摩的教师说。体验式课程从“伦敦”这一话题开始,引出“大本钟”等伦敦著名景点。孩子们围坐在地上,看着图片,大声念出相应的单词。下一环节,由“大本钟”引出“时间”话题,在抢答游戏中,让4个小组的学生快速掌握时间的表达方法,并试着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
体验式课程上,学生们踊跃参与到互动中,表现出强烈的兴趣。面对英国教师的提问,他们能用英语交流。“我从没这样上过课。”六年级(6)班学生方茁然说,“游戏般的内容很新鲜、好玩。”
这场体验式课程是江岸区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教育国际论坛的一部分,旨在拓宽教育视野和面向国际的渠道。英国贝尔教育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孙钰博士认为,中英两国在教学上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更看重语法、时态等内容,而英国更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孙钰举出亲身经历说明差异:12年前,她以优异成绩申请到奖学金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在麦当劳里,当她想要一包番茄酱时,服务员半天没听懂;高分通过托福考试的她顿时觉得“这么多年英语白学了”。“一个孩子学说话时,我们肯定不会跟他讲语法,而是直接教他怎样运用。”孙钰建议,“国内小学英语课上要更多一些体验式教学,通过情景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和实用能力。”(记者宋兰兰 通讯员乐钢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