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美国前教育部长眼里的教育挑战
发布时间:2012-11-15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

  金秋十月,一位美国客人到来,她是美国前教育部副部长苏珊博士。我代表南京教育局欢迎她的到来并陪同她参观了北京东路小学。

  在参观北小“娃娃科学院”的时候,小学生用英语给她做介绍,她微笑地看着孩子,我看出她关注的不是孩子说什么,而是关注说话的孩子。面对她的这份关注,我那莫名的激动瞬间化作了一种急切希望了解美国教育在做什么和美国教育官员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渴望。

  “一般中国人看来,中国学生学习刻苦、性格内敛,美国学生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您认为美国教育中最成功的是什么,最遗憾的是什么?用您的眼光看中国教育,您认为最成功的是什么,最要改进的是什么?”在向苏珊简单介绍了南京及南京教育情况后,我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苏珊细致地做了解答:“中国教育一大优势就是重视教育,学生学习认真投入,他们不仅为自己学,也为社区、为国家学。我在中国看了很多好学校,他们把好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融入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性格开朗、能力强,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中国,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如何让学生在高考中接受挑战。美国教师也反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重要,但教育质量还是通过测评获得,两者如何平衡是个问题。”

  苏珊认为,美国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努力学习,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学,缺乏学习动力。二是美国家庭对教育不专注。除了少数最好的以外,大多数家长对教育的支持和鼓励都做得不好,大部分美国父母希望孩子过得开心,享受童年。当快乐童年与刻苦学习发生矛盾时,家长一般会选择让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

  面对美国教育面临的挑战,苏珊提供了美国的对策:

  不同的学校之间发展程度和条件是不一样的。通过使用一些工具,如信息技术,努力扩大优质的教育,把最好的教育推广到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

  加强教师培训,转换教育思想理念。教师的培训,致力于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换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习责任转换到学生身上。过去认为孩子一定要被动灌输,现在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教师要从对学生知识的教学,转换到教会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和判断上。研究表明,很多很小的孩子能够深入地学习,只要给他学习机会。一些优秀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解决问题、项目研究为主,通过小组学习,通过技术运用,学生写论文、演示等来学习交流。

  建立合适的评价方式。美国有50个州,其中46个州建立了新的考试标准,测试学生学习的深度、理解的能力。这个测试不是做选择题、判断题,而是阅读。例如,给学生两篇文章,让他阅读后比较哪篇文章更好,好在什么地方。从数学角度看,不仅教学生运算,更注重开发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研究人员发现,传统教育与现实脱节,学生不知道学了有什么用。因此,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是否能深入理解问题的答案,并能运用到生活与实际之中。

  苏珊放慢语速,非常认真地对我说:“美国10%的优秀学生大约有500万,中国的10%将是多少我没算过,我知道那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我告诉美国学生,中国前10%的优秀学生就是你们的竞争对手,你们将来会在跨国企业相遇,你做好准备了吗?你是他们的对手吗?中国人会讲英语的人数就是美国整个人口数。”

  苏珊的清醒和警觉,或许可以折射出今日美国教育忧患意识的一个缩影。■夏莹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