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芒种节气刚刚过去,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夏季模式。夏季气温高、暑气重,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大便燥结等上火症状。要远离这些症状,最好少吃麻辣小龙虾这些“辛辣系”食物,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酸梅、山楂等。
夏至将到,上火也随之而来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健康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与所处的季节、气候、环境等有关。季节交替的时候,这种外界条件的改变也容易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芒种节气的到来,气温也逐渐攀升,不少人都会有头痛、口舌生疮、大便燥结等上火症状。其实,刚刚过去的春季,也是上火多发的季节,这与春季的气候特点有关。中医认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回暖,阳气开始上升,这种外界的气候变化同样会影响人们的身体状况,容易引起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按照中医的观点,这些变化容易导致影响人体内肝脏、胆及胃肠蓄积的内热,持续一段时间,便会影响人体内阴阳平衡,出现内热症。与此同时,“春雨贵如油”,春季雨水较少,气候相对干燥,人体内的水分又容易通过出汗、呼吸等大量消耗,这也容易加重上火症状。在西医看来,这些症状为炎症反应;中医则认为,这些症状是上火反应,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火”会沿着人体经络上行,表现在头面部、口腔、咽喉等部位。
随着从春季到夏季的过度,这些症状也随着季节特点发生改变。容易上火、疲劳,精神差、胃口不好等,是很多人容易出现的“夏季综合征”。中医认为,夏季暑气重、热毒盛,人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懈怠,还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心浮气躁、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
上火,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
除了外在的天气原因,一系列上火症状也与人们在夏天的饮食习惯有关。夏季的高温并没能浇灭人们的热情,尤其是在傍晚,三五朋友一起,相约饭局,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常规项目”。至于火爆程度,北京的簋街就是典型代表,晚上九十点钟,虽然已过“饭点”,在有些门店外,依然有顾客排起长队。
餐桌上,以麻辣小龙虾为代表的“麻辣菜系”绝对是这个季节当之无愧的主角。有报道称,一家连锁餐饮店,夏季仅麻辣小龙虾,每天能卖出50吨。至于人们钟爱“麻辣菜系”的原因,似乎并没有定论,尤其是在辛辣饮食本不是主流的北方地区,似乎就更难以理解,也有人认为,高温季节,辛辣食物反而能够逼出人体内的热毒,颇似古装片中的“以毒攻毒”,温度高了,吃出汗了,似乎也就吃爽了。
事实并非如此。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很容易出汗,这也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如果贪食麻辣烫、麻辣小龙虾、水煮鱼等“辛辣系”食谱,很容易在体内“点火”,加重上火症状。有些人会出现痔疮、牙痛等,也有些人脸上会长痘痘、嘴角出现糜烂。
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的出现,意味着人体生理功能失去平衡,神经调节能力变差。此外,有些人还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紧张、易疲倦等反应。专家建议,出现上火症状时,要注重自身调节,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 提醒
离你最爱的麻小远点吧
事实上,这些由“上火”引起的症状,如果注意调节是可以避免的。从饮食上来说,除了不要过多摄入“麻辣小龙虾”外,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冬瓜、绿豆、海带、菌类及胡萝卜、马蹄、西瓜等。也可以用一些常见的中药煮水当茶喝,例如菊花、金银花、莲叶等。
夏季人们容易食欲不振,还可以适当吃一些酸味的食物,如酸梅、山楂、菠萝、猕猴桃、柠檬等,不仅可以增加胃液酸度,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还能够增进胃口。
除了去火,夏季饮食的另一个重点便是去湿。除了通过增加水分排出体外,将湿邪带走外,还可以适量运动,适量排汗,同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另外,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番茄、萝卜等,不仅能去火,还能够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湿气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