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空气也变得愈发干燥。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经常觉得口干舌燥,频繁喝水也得不到缓解;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瘙痒甚至皲裂等,还有些人出现大便干结、便秘。而随着北方即将集中供暖,室内将变得更干燥,这些症状也会变得越发严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指出,以上症状都是属于秋燥,也就是体内的水分不足。水是身体中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年龄越小,水分占的比重越多;水的一个作用是润滑,关节
润滑剂、唾液、消化道分泌的胃肠黏液、呼吸系统气道内的黏液、泌尿生殖道黏液等的生成都离不开水。因此,当气候干燥、水分不充足时,就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秋燥”的各种症状。
他提醒,要防秋燥,就要喝足水。我们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三个途径:喝水、食物和机体内生水。喝进去的水:包括各种途径所获得的白水、茶水、饮料等,通过喝水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水分,这部分水大约占到60%。机体内生水:是指三大产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水
分,也是机体获得水分的一个途径,但占的比重很小。来自食物中的水:我国居民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水果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另外,蒸、炖、煮、炒等烹调方式,不仅可以保留食物中大部分的水分,还在烹调时加入一定的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广州等4城市的调查发现,居民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分占40%左右。
因此,马冠生提醒,要赶走秋燥,这个季节不如多给自己煲靓汤,加点五谷杂粮,把秋燥一扫而光。
莲藕玉米排骨汤
原料:
排骨500克,莲藕500克,玉米250克,胡萝卜150克。做法:
1.锅置火上加适量水烧开后放入排骨、料酒,汆出血水后,捞出排骨洗净备用。
2.莲藕、玉米洗净去皮,切大块;胡萝卜去皮洗净,用饼干模具压花。
3.煲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排骨,大火烧开转小火,炖30分钟。
4.加入切好的莲藕块、玉米块,大火煮开,转小火再炖一小时,调入适量盐即可。
薏米鸡汤
原料:
鸡2000克,薏米200克,党参30克,生姜一块,大葱一根。
做法:
1.鸡洗净后剁成小块,薏米、党参洗净备用,生姜去皮洗净切片。
2.将鸡块入沸水锅中焯去血水洗净。
3.砂锅洗净,加适量清水,放入鸡、党参、薏米、精盐、生姜、葱、胡椒、料酒。
4.将砂锅置大火上煮沸,撇去浮沫。
5.改用小火慢炖2~3小时,直至鸡肉炖烂。
6.从砂锅内拣出姜、葱丢弃不用,放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山药羊肉汤
原料:
羊肉700克,山药300克,胡萝卜2根。做法:
1.羊肉洗净后切成大块,胡萝卜切片,葱切段,生姜拍破待用。
2.山药去皮后切成大块,泡入清水中待用。
3.羊肉入沸水中汆水,水中加入料酒和姜片,以去除膻味。羊肉捞出后洗去浮沫。
4.将羊肉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姜、葱,用高压锅压30分钟。
5.高压锅放气后,将羊肉倒入砂锅中,加入山药和胡萝卜,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调入盐、胡椒粉即可。
>>相关
秋冬进补吃肉有讲究
京华时报讯(记者钱宇阳)秋冬季是滋补身体的好时节。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巩宏斌表示,秋冬进补也要得法,如红肉容易诱发心脑病,应少吃肥肉。
肉一般分为三类,畜类(猪、牛、羊等,即红肉)、禽类(鸡、鸭、鹅等)和水产(鱼、虾、贝等)。巩宏斌介绍,三类肉营养口味不同,适宜的人群也各异。
牛肉被称作是最强壮的肉,红肉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而牛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则尤其丰富。牛肉特别适合身体虚弱或智
力退化者食用。不过由于牛肉纤维较粗,不易消化,老人、小孩和消化不好的人不宜多吃。
羊肉中的硒含量要远高于其他肉类,研究表明,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抵抗重金属毒性、保护视力、抑制肿瘤。羊肉性温热,适宜在秋冬食用,能益气、补虚、抗寒,适合瘦弱、怕冷等虚寒体质的人食用,对气喘、肺病患者相当有益。相反,若身体怕热,经常大便燥结,就要少吃。
猪、牛、羊肉等红肉脂肪含量较高,但其瘦肉能
补铁防贫血,肥肉则一定要少吃,因为肥肉为高能量和高脂肪食物,含有高脂肪与高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甚至慢性病。禽类、鱼类等白肉脂肪含量较低。巩宏斌建议,体力劳动者可适当吃红肉,脑力劳动者则要多吃白肉;男性对红肉需求大,女性可多吃白肉;老人身体机能退化,多吃红肉易致心血管疾病和认知障碍,应以吃白肉为好;孩子处于发育期,两种肉都要吃。
此外,巩宏斌提醒,烤肉致癌风险高,炖肉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