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视觉文化的境遇与责任
发布时间:2012-05-07   来源:  作者:  编辑:

  如何认清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境遇和责任,正是我们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建设和谐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

  东方和西方,原是地域上的观念,而在中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变成了一个传统与现代的时间的观念。这个观念的迁徙中,还包涵了旧与新、保守与变革等一系列价值形态方向的判断内容。

  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关于艺术与文化的思考都同时面临着本土西方这两种语境、两种历史。我们就如同现代性这条河流中的摆渡者,一切的概念和问题都有话语的两岸,我们在这两岸之间往来顾盼,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化的跨文化境域。近代中国文化建设可以被视为一种跨文化境域中的历史实践,这基于一个事实:近代中国文化的自我认识始终都建立在中西比较的基础之上。

  我们这一代人生经历中有两把尺子:一把是上山下乡,土插队;另一把是西方留学,洋插队。我们的青春受着这两场巨大的人生迁变的塑造。第一把尺子,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家园,在灵魂深处留下家园的印记;第二把尺子带给我们一场生活和精神的远游,给了我们远望家园的铭心刻骨的距离。这两把尺子如此深刻地留在生命的记忆中。

  从留学到现在,我几乎经历了十多年返乡之途。从1980年代末到今天,我的艺术历程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双重的回归:在思想上是从西方艺术学问向中国传统学养的回归,就作品而言是从跨媒体的形态试验向绘画直观表达的回归。这是一个精神远游者的返乡。其实我所做的,是希望在跨文化的远游中,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根源性的东西;在中西之辩的苦索中,逐步摆脱东方想象的阴影,重新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树立中国主体意识的文化史观,在当代生活的现实家园中建构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

  因此,在今天日益浓厚的跨文化的境域中,要重新确立对中国当代文化现实的独立的自我阐释的力量,必须找到可资重建和再造自我表叙机制的根源性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代表中国主体意识的文化史观,并以这种文化史观来勾联历史与当下的关系,建构自我本身。这个主体既不是东方想象中的那个非西方

[上一页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