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梵 高请你下榻名画:三版《卧室》首次集结芝加哥
发布时间:2016-06-07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责编 程聪  编辑:
梵 高请你“下榻”名画:三版《卧室》首次集结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人们常以“像油画一样美”来比喻所见,那么如果真有机会住进名画,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今年2月初,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就为大众打造了一场真实的 “美梦”。主办方在精心策划大展“梵 高的卧室(Van Gogh’s Bedrooms)”的同时,还为梵 高迷们奉上了别具一格的重磅惊喜——他们重 建了一间“梵 高的卧室”!

  不仅如此,这间卧室还以十美元的价格挂至民宿网站Airbnb上出租,“房东”梵高撰写了生动的广告词:“这个房间会让你感觉生活在油画当中。它以 后印象主义风格进行装修,让人想起法国南部,就像时间倒退一样。”“房间里的家具色彩明亮,墙上的艺术品会让你永生难忘…”“出租每晚收费十美元是有原因 的,因为我需要钱来购置颜料。”“…不过我很乐意给你提供我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展览的参观门票…”

  这位大艺术家的租房信息一出,短短几分钟内就被抢空,有幸入住的租客还纷纷在社交网站上晒出自己的“梵 高”式独处。这种巧妙的推广方式紧接时代步伐,十分鲜活有趣,也是本次展览所追求的抛开对于名作的固化思维的一种具体体现。  

策展人在实物小屋

策展人在实物小屋

  三版《卧室》再度“团聚” ,首次跨洋登陆北美

  文森特 威廉 梵 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在法国阿尔镇(Arles)的卧室可以说是艺术史上最出名的一间卧室了。 这间卧室对于艺术家本人也意义重大,从1888年至1889年,他以这个私密空间为主题创作了三件不同的作品。此番由欧洲绘画雕塑协会主席格罗瑞亚 格鲁 姆(Gloria Groom)女士策划的展览“梵 高的卧室(Van Gogh’s Bedrooms)”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旨在为观众提供 一个对于梵 高所找寻的“家”的涵义的更有开创性、深层次的了解和研究的机会,这也是三版《卧室》(The Bedroom)首次同时亮相北美。

  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批评家史蒂夫 约翰逊(Steve Johnson)则认为该展览最非比寻常的一面在于那一组备受 推崇的画作,以及由画作出发而设定的展览同名标题。这三版《卧室》此前仅有两次同时出现过,第一次是梵 高在疗养院根据第一版绘制两个新的版本时;第二次 是在1990年阿姆斯特丹梵 高博物馆的梵 高逝世百年纪念展上,但那次的讨论重点都放在了梵 高本人的创造力输出上,鲜有提及关于三版《卧室》的“团 聚”。

  该展览则以三幅绘画为基本线索引导出其背后的故事,也是对于梵 高将“家”—— 这一避风的港湾、激发其创造力的空间、一个物化的对象作为创作的主 题和这一主题对于他本人的意义的一次探究。据悉,本次展览展出了约36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手稿、书信,以及精心筛选的书籍和一些梵 高本人的用品等 等。

  为强化对作品的探索及更全面地研究梵 高对于“家”的渴望,该展览在展陈形式上别出心裁,采用一系列新型交互手段对《卧室》进行强化重组,使观众有 进一步了解艺术家心态、接触其灵感来源的机会,同时大量丰富的数字化展品也为近期对《卧室》的技术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利用现代科技呈现经典 绘画的艺术价值也是本次展览备受瞩目的重要原因。  

实物小屋

实物小屋  

策展人在实物小屋

策展人在实物小屋

  流浪的天才和他永恒的“家”

  梵 高的一生短暂且流浪。他37岁离开人世,却已在24座城市中辗转了37处住所。1888年,梵 高最终搬到了他唯一认定是“家”的地方:钟爱的法国南部阿尔镇“黄色小屋” (Yellow House),不久便创作了第一幅《卧室》。

  1888年,第一版《卧室》,藏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他对这件作品很是满意的,也对即将在一周后搬来同住的好友保罗 高更(Paul Gauguin)赞赏这幅画而感到欣慰。在基于写实的基础上,画中 丰富的色彩受到了新印象派画家乔治 修拉(Georges Seurat)的理论影响。第一版《卧室》现收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 高博物馆。

  不幸的是,一年后洪水入侵黄色小屋,第一版《卧室》受损,在圣 雷米(Saint-Rémy)精神疗养院修养的梵 高想让弟弟提奥(Theo)用内 衬将画巩固一番,但提奥建议他在冒险前先照原稿备份一幅。1889年九月初,梵 高完成了第二幅,并写信给提奥:“我重新画了一幅《卧室》。这幅绝对是数 一数二的好作品。”持相同画幅,却略微异于原作,这第二个版本的《卧室》,如今作为梵 高标志性作品之一典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三周后,梵 高又创作了尺寸略小的一件《卧室》,并作为礼物送给他的母亲和妹妹维勒曼(Willemien)。他还想着要挑些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做 尺寸略小的复刻版送给家人去装饰他们的家。但今天看来,这些作品较之“礼物”实际上更具价值的是作为艺术家创作生涯的实物见证。

  策展人格鲁姆女士就这三幅杰作解释说,“梵 高的《卧室》总结了他艺术生涯的最后一年。他是一个‘失去信心’的画家,但仍旧创作了许多美好的作 品,” “观者会摒弃‘去看艺术家的一幅更细致入微的图画’的观点。他不仅仅是一个疯狂的天才,也不是有的人所说的‘不安’的人,他只有在极度平静时才会 进行创作,而他之所以画他的‘卧室’,是因为他在床上轻松地、镇定地躺了两天。正如他信中所说,画这幅画应表达极度的淡然。人们看待这间‘卧室’,会认为 这是一个疯狂的人的卧室。这不是的,至少在第一版完成时不是。”

  粗看三幅作品几乎差异不大,但细细研究,每一幅都别具一格。例如,梵 高每版至少会用两种深浅不一的黄色来勾勒椅子的框架,再用轮廓线强调结构。第 一版中,他以平和的色调来描绘对象,利用浅绿椅面和明亮浅蓝边框构成对比。较之后两个版本,梵 高添了大量的笔触,并灵活运用对比色的厚涂法来处理这些对 象,这也反映了他在疗养院时期强烈的表现力。  

  隐秘的空间,自画的喻义

  该展览以近十年来的学术成果为背景支撑,在探索展品价值的同时向公众传递鲜为人知的细节。“这些作品有点类似于自画像,如此隐秘详尽却又充满表现 力,这间卧室也不仅是“卧室”,它是梵 高用来将全部的自己深藏其中的一个“空卧室”,我们在此欲向观众传递一个从未被言说过的故事,这些绘画虽然被大众 知晓,但并不真正了解,他们假定这不过是某人描绘的空房间而已,但其实不是。”

  格鲁姆说道,“我突然就意识到需要把这三版《卧室》放在一起来研究。因为这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我们已知的‘梵 高的故事’,同时也是人类的故事,我 们了解大概的背景,但是并不清楚他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他来回折返父母的家,就像现在20来岁的年轻人一样,还有他那一段患癌经历,他移居多次等等的细节故 事,这都是我们想呈现给大家的。”

  “关于梵 高,更妙的是我们拥有这些相关信件,”博物馆资深专家弗朗西斯卡萨迪奥(Francesca Casadio)先生说,“他在信中描述了 卧室的色彩,他想创造出绝美绘画的同时营造情感景观,并用明亮的色彩传递简洁感。”创作材料的有限让梵 高有些失望,“你现在看到的四分之三的颜料在八十 年前并不存在,”卡萨迪奥先生解释到,“他们是工业化时代的新产物,艺术家珍爱这些黄色、红色、粉色等等,不幸的是,我们发现它们正在变色。”

  策展人格鲁姆女士表示这是一个富有成效的展览空间,在促成展览的过程中也知晓了很多故事,“从物质外观来看,这三幅作品是如此的相似,但他们其实完 全不同,其中深意更为吸引人。我常常看着这些略带焦虑的画作,在想,这些“卧室”是鲜活的同时也是可怕的。”但是,“他想通过这间卧室所传达的重要的用意 之一几乎可以说是要宣传自己的住所——‘来参观我’,因此,这与我之前观看这幅作品所解读到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艺术家寄予这件卧室太多东西。”

  梵艺术新闻网(ARTNEWS)在报道该展览时一并摘出了一些学者对该画作的评价,罗伯特 戈登瓦特(Robert Goldwater)曾在 1953年说,“适当的场景布置,饱满的四方构图,坚实的主题对象,这都能透露出梵 高在家的自在状态。逃离了外界的不安,可以想象他那如自画像中表现出 的紧促眉梢已经渐渐平息在这避风港般的气氛中。”

  戈登瓦特先生的学生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一书的作者梅丽莎 麦奎兰(Melissa McQuillan)总结道,“绘画本身构造出一个家一样的理 想状态,强调出没有幽闭恐惧症的安全感,尽显安定温馨,也暗示出艺术家在重复创作、描述、与家具对话时的一种良性的陪伴关系。”

  本次展览将展至5月10日。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同时还为本次展览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及公教活动。当然,梵 高的“卧室”也在Airbnb上持续出租。(编译/张译之 图文整合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官网及相关艺术评论网站等)

微信关注图.jpg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