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延续了传统国画的水墨绘画风格,颇有一股寄情于山水的味道。如何能将画家自己的情怀揉入山水、花鸟之中是一门学问,将传统的国画加入现代元素和自己的个性,做出花鸟画的变革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本期记者专访了花鸟画大师尹国辉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他与花鸟画之间的渊源和情怀。
本报记者 张亚欣 唐靖宇
中国城市报:纵观美术这个大门类,有许多流派和分支,您为什么单单选择了花鸟画做细致的研究?
尹国辉:一方面,美术的范围十分广阔,中国国画就分为了山水、人物、花鸟等等,而我学习美术时的年龄已经算比较大了,精力有限,若都来学就没有重点了。另一方面,我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花花草草,各种鸟类都十分熟悉并有一定感悟,所以就选择了从花鸟这方面入手学习美术。
中国城市报:您笔下的花鸟画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尹国辉:我是南方人,我们南方人画的画都比较灵秀,画得比较机灵一些,不像北方画家偏厚重的风格。我在天津的美术老师就主张把鸟画得“笨”一点儿,也暗喻做人如鸟一样要谨守本分。但是我个人觉得,作画还是要机灵一些。我笔下花鸟画的特色就是机灵,特别是鸟的眼睛。因为不论是动物,还是人本身都要靠机警来保护自己。
中国城市报:您是如何平衡兴趣与梦想之间的关系的?
尹国辉:我从小时候起就对美术心怀梦想,高中毕业时最想报考的院校就是美术学院和军事学院,但是我毕业之际恰逢文化大革命发展到最高潮,所有学校都停办。此外,在当时的年代,工作不像现在,那个时候没有职业的自由,人就像一颗螺丝钉,把你拧在哪里就得在哪里。所以,我的美术梦想就没有得以实现。到了50岁之后,我的空闲时间才逐渐多了起来,才捡起曾经的梦想与爱好。起初,纯粹就是为了玩儿,从未想过能否成为一名画家。或许是因为我在美术方面有一定天赋,再加上我特别勤奋,所以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还算小有成就。看来,爱好和兴趣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城市报:我们都知道湖南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了许多艺术名家、大师,那您认为这么多艺术家都出生、成长的在这里,和湖南的“水土”有关吗?(与湖南本土的文化、传统、信仰有关吗?)
尹国辉:我觉得还是与湖南的文化底蕴有关的。湖南果真人杰地灵,在政治和艺术方面都出了许多名人,像齐白石、黄永玉都鼎鼎有名。再者,湖湘文化在全国也有一定地位。
中国城市报:您借花鸟画所写意、抒发的是何种情怀?
尹国辉:我所抒发的是对大自然的一种真爱,同时也想呼吁大家对环境有所关注。
中国城市报:在湖南,您经常会写生的地方是哪里呢?
尹国辉:我去南岳写生比较多。南岳在五岳当中是最为秀丽的,相当美丽。
中国城市报:花鸟画的市场何在?您能否对未来花鸟画的发展或者说走向做一个预判。
尹国辉:人们常说山水画是大画种,而花鸟画只能算是小画种。但老百姓还偏偏就喜欢花鸟画,所以花鸟画的市场就在老百姓,老百姓喜欢将花鸟画裱起来,悬挂于家中做装饰品。美术大师选择画花鸟画的居多,如齐白石,甚至徐悲鸿也画花鸟画,尽管他画人物画偏多,但他最出名的作品仍要数马,而马也属于花鸟画的范畴。由此看来,真正的大师多集中在花鸟这个类别里。花鸟画的走向还是会按照中国的传统走下去,越是民族的东西,也就越是全人类的。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将西方画法与中国水墨画相结合,但其实这两种画风和画法并不好结合,要是画出来的作品让人分不清是属于东方派别还是西方派别,那是不行的。花鸟画的发展趋势还是按照我们中古人固有的传统技法走下去比较好,这样才会走得更远,也能避免画作不伦不类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