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劝人守信,孔子怎么还违背盟约
发布时间:2016-05-1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楚乔  编辑:

  公元前496年农历十月,56岁的孔子与门徒一行离开卫国前往陈国。在经过卫国蒲邑(今河南长垣)时,守城的兵卒不让他们出城,双方便打了起来。

  蒲邑是公叔戌的封地,公叔戌是卫国太子蒯瞆的心腹,原在朝中为卿,因反对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干预政治,被驱逐出首都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公叔戌回到蒲邑招兵买马,准备配合蒯瞆除掉南子,夺取君位。

  公叔戌深知孔子的重要性。此前,孔子辞去鲁国大司寇来到卫国,是要谋求一番大事业的。卫灵公还曾询问孔子在鲁国的俸禄是多少?孔子回答:“每月俸粟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每月六万斗的俸粟,显然准备重用孔子。不过,卫国的几名奸佞权臣怕孔子势力太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于是向卫灵公说孔子的坏话。虽然一时没能任用孔子,但卫灵公对孔子的才德是极为赏识的。

  这个时候,孔子到蒲邑来想干什么?莫非是来给卫灵公探听消息的?公叔戌心里直犯嘀咕,干脆把孔子灭掉算了,免得后患无穷。

  孔子的弟子子路、冉求、公良孺等,都是英勇善战的将才。特别是身材高大、武艺超群的公良孺,带着自家五辆兵车跟随保护孔子。公叔戌怕再打下去不好收场,就对孔子说:“如果你能保证不再回帝丘,我就放你们出城。”孔子答应了,双方歃血盟誓。  

劝人守信,孔子怎么还违背盟约

  图源网络

  孔子一行离开蒲邑后,继续向陈国进发。这时,有人送信说,卫灵公准备重用孔子,希望孔子马上回来。孔子便立刻决定返回帝丘。子贡疑惑地问道:“老师,发誓订立的盟约难道也可以违背吗?”

  是啊,老师不是一直都在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以信为本吗?“弟子……谨而信”(《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君子……主忠信”(《论语·学而篇》第八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章)。

  子张曾问,一个人怎样做才能在世上行得通。孔子回,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敬慎,这样即使在蛮貊那些文明落后的国家,也行得通了。如果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敬慎,即使在本乡本里,能行得通吗?为了铭记老师的这段教诲,子张把这段话写在了自己衣服的大带子上。

  还有一次,弟子求教为政之道。孔子解释,为政之道不过是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取信于民而已。那么,如果迫不得已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表示,去掉军备这项。弟子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回答:去掉粮食这项。没有粮食,不过饿死,而自古以来,人生都有一死。但如果不能取信于民,那国家就要垮台了。在这里,孔子把取信于民看得比军备和粮食,甚至人的生命还重要。

  面对质疑,孔子的回答可谓一语惊人:“要盟也,神不听……要我以盟,非义也。”在被要挟的情况下发誓订立的盟约,神灵是不认可的;用要挟的手段迫使人订立的盟约,是不合道义的。这样的盟约没有任何道德约束力,它和君子的诚信风马牛不相及也!

  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的话语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那种不合道义的“要盟”,不仅“神不听”,法亦不“听”。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