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李清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博士后)
(《文学报》2011-9-23)
文学评奖是文学生产与传播链的重要环节,茅盾文学奖是国内启动较早、最具权威的奖项,已纳入制度化运作、权威性评选和经典化倡导的运行轨道,对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繁荣产生了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关于这一奖项的研究,除几部关于评奖制度和作品解析的著作和论文集外,仅有一些随感、访谈性的议论散见于报刊。任东华的《茅盾文学奖研究》首次从茅盾文学奖评奖制度、文学思潮到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梳理、总结和反思,指出茅盾文学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以题材类型(乡土叙事、宏大叙事、现实书写等)的倾斜和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为主导,获奖作品从文学观念、价值取向、叙事美学等方面初步完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构建,在创作原则和文学精神上具有相对稳定的延续性,即以正面价值书写为主导向多重价值标准拓展,不断深化和发展现实主义和史诗传统,评奖机制正在不断完善,并谋求与世界性文学奖项的对话与交流,评选出了《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长恨歌》等基本能代表新时期长篇小说水平的经典作品,客观上引领了新时期文学和美学的发展方向。这种整体性的宏观研究具有理论上的开拓性与创新性。
任东华选择了一个敏感而暧昧的研究选题,茅盾文学奖是国内最权威、也最具有争议的奖项,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评奖。为更好地把握这一文学现象,他采访了许多获奖作家和茅奖评委,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一些尚未公开的内部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科学系统地甄别、整合与分析。论著对茅奖“评奖条例”、“评选标准”、“评选内情”、“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及“经典观”等问题的考察,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最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一总体、开放、动态的概念,并从当代文学生产制度、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理念,以及对历届获奖作品从“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比较-美学”等层面的分析解读中,对这一概念进行多角度的阐释。作者认为,茅盾文学奖美学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思潮、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与当代文学创作的美学合力之呈现,它在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与交流中建构和彰显了中国诗学的特征,正在不断向华语性、人文性和经典性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运用历史还原、整体观照、美学批判和辩证评析等原则,采取“综合-创新”的方法对茅盾文学奖进行跨对象、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研究,力求对其做出丰富的阐释和实事求是的评价。茅盾文学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比较研究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指出了茅奖不是中国的诺奖,二者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追求,没必要厚此薄彼,矮化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关于茅奖与诺奖获奖作品的比较研究,视角独特,立意高远,如《大地》与《黄河东流去》比较研究,对茅奖获奖作品走向世界颇具启发。
最后,值得格外关注的是,书中对茅奖作品的文本细读。作者在理性思辨中,融入了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字里行间饱含激情,在严谨求实与独立创新中闪烁着诗意的光辉。本书不仅标志着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新高度与新拓展,而且适合高校学生和喜爱当代文学的普通读者阅读欣赏。
(《茅盾文学奖研究》,任东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版)(湖南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