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研究》序言
雷达
“茅盾文学奖研究”,一个诱人的却又是复杂的,一个需要时间沉淀的、却又是不可能 永远等待下去的重要文学研究课题!现在,终于有了任东华这部专著问世了!此前也有过几本专题著作出版,且不无筚路蓝缕之功,但惜乎主要是相关作家作品论的 一个合集形式;而任东华的这部著作则不同,它称得上是比较深刻的、系统的、科学的内部研究,应当说,它是一部整体性地站在文学生产制度、文学思潮起伏和审 美意识发展的高度上,全面研究茅盾文学奖的具有相当分量的学术著作。
自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嘱”设立茅盾文学奖以来,似乎就注定了这个奖项的不平凡和不平静,不仅由于茅盾先生在当代文学界的权威地位,也由于中国作家协会一直是把它作为全国性的权威性的文学大奖来操作的。近30年 来,茅盾文学奖已经评选了七届,尽管饱受争议,各种评价也表现得千差万别,甚至是针锋相对,但实事求是地说,茅盾文学奖仍然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奖项, 细加寻味,还会感到,它毕竟还是把相当一批出类拔萃的作品纳入了进来。不过,也无须讳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茅盾文学奖也错过了一些优秀作品,从而招致 了不少非议和批评。但不管怎样,茅盾文学奖都是当代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和不可回避的重要文学现象,它缩影般地基本反映了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复杂发展 的面貌,当然主要是长篇小说的创作面貌。因此,无论是就提升中国文学的形象,还是就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而言,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任东华曾是我指导的博士生。他于2005至2008在 兰州大学现当代博士点出色地完成了博士学业。进校不久,任东华就选定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茅盾文学奖研究》,从此没有动摇过。也许这是他早就立定的志向, 也许与我这个具有中国作家协会背景,参与过多届茅盾文学奖的组织工作,并且担任多届评委的导师也不无关系。对他的选择我始终支持。任东华为人诚恳、朴素、 踏实、能吃苦,勤于钻研,理论功底厚实,知识储备也较充分,对于最前沿的学术动态,他往往敏感先得,对于自己的课题,他肯下硬功夫步步为营。为了写好这部 著作,他历时六年,不但大量阅读了近三十年以来有影响、有成就的长篇小说,还多次精研获奖的原著,并从另外一个角度参与了我主持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长篇小说卷(1978-2000)》的前期部分工作,这样使他既非常熟悉文本,而且还获得了比较广 阔的文学史视野。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为了深化茅盾文学奖研究,他常驻北京三年,天天跑国家图书馆,以至于工作人员都熟悉了他。在此期间,我们常有机会见 面,就某些问题进行过严肃而热烈的学术讨论。后来,他又去做了博士后。在研究过程中,他充分地利用各种机会采访与茅盾文学奖相关的当事人,下大功夫尽可能 多地搜集公开的或者内部的资料。因此,对茅盾文学奖研究,无论是在研究资料的占有上,还是在对茅盾文学奖的“评奖条例”、“评选标准”、“评选过程”、 “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以及“经典观”等等义域的深入程度上,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在对茅盾文学奖的乡土意识、现实书写、历史叙述、 现代转型等文学现象的解读方面,也表现出了难得可贵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的勇气。他通过比较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也相当深刻地证实了茅盾文学奖并非中国 的“诺贝尔文学奖”,实在没必要厚彼薄此,矮化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同时,他又通过文本细读,详细地阐述了某些作品的成功所在,大胆预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这些观点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和影响,也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了茅盾文学奖。
鉴于过去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基本上采取的是“社会-历史”方法,也表现了比较突出的陈陈相因的局限性,这部专著的研究方法借鉴了接受美学和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种座标的观点,以及韦勒克和沃伦倡导的文学分类研究、“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理论,遵循方法选择及其运用的“还原”、“总体性”和“辨证地批判”等基本原则,采取“综合-创新”方法对茅盾文学奖进行跨对象、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研究,力求从多个层面对茅盾文学奖及其作品作出丰富的阐释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我认为,这部论文虽然对茅盾文学奖的制度层面、评奖得失、获奖作品的历史价值作出了较为详细、深入和独到的研究,但其最大努力点乃在于 提出了“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一概念。当然,茅盾文学奖是变动不居的,由经常变化的评委组成,每届评奖的结果也不无偶然因素,换一批评委,结果也许就不一 样,所以它有没有自己稳定的“美学”是一个问题。然而,多届茅盾文学奖形成的审美积淀,比如侧重重大题材,讲究厚重感,倾向开放的现实主义,确也是存在 的。正因为这样,作为一家之言,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茅盾文学奖美学是一个总体的、开放的、动态的概念,由当代文学生产制度、茅盾文学奖的评选理念及历届的 获奖作品从“制度-美学”、“文本-美学”和“比较-美 学”等层面共同形成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题材的倾斜呈现、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精神主潮,以及“全知视角”、“正面的价值取向”、 “新现实主义”和“史诗传统”等具有原则意义的“基本叙事”因素和共通的思维精神——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础”,各种因素均处在不同层次的系统中, 彼此发生着深刻的联系;尽管在原则与精神方面,茅盾文学奖有着某种相对稳定的延续性,但每一届的获奖作品却是变化的,因此,茅盾文学奖美学也是与时俱进并 融会贯通的,它既有着传统的血脉,又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思潮、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及当代文学创作的美学合力之呈现;尽管它还是不成熟的,有着各种不足甚至 缺陷,但在主要方面,它在不断地对话与交流中努力建构自己的诗学特色,也在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传统的和谐美学建设及中华文化与文明 建设,并循序渐进地走向华语性、人文性和经典性。作者谦虚地表示,上述对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概括和梳理,仅仅只是尝试着打开了茅盾文学奖研究的美学之门,以 期抛砖引玉而已。如是,这一评价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
概而言之,该著对“茅盾文学奖”的外部与内部、部分与全局、要素与系统、成绩与局限等等均作出了突出的开拓和创新,值得赞赏。虽然也不 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文风平直,稍失生动,批判力度欠弱,对茅盾文学奖美学某些观点的解释也不够清楚和深入,缺乏说服力,等等。然而,瑕不掩瑜, 《茅盾文学奖研究》一书对于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无疑具有值得大力肯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理论启示意义。(湖南作家网)
是为序。
雷达
2011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