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智彬 摄影/唐兴国
冬日晨雾缭绕,晨曦徐徐地透过寒气照射一缕缕亲和的暖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夫君子者,仁智乐自山水。领胞弟回村探亲,沿着通往小寨生态旅游村的村道观赏柿竹水库。携提的摄像机镜头里同步浏览着一番蓝天、绿地、静水。闲动的浮云,翠竹倒影与垂钓人相映成趣。浪花浅吻水岸,倒影中的山峦茂林修竹犹如一条条海参、海马在水中晃动,平湖无出口,绿水共长天一色,朝霞伴飞舟荡漾。眼见为实的美景摄入心魄。
“柿竹水库”水系发源于九峰山白马村柿竹组,因而得名。高山柿竹丛中涓涓细流默默汇聚山泉河流,途经白马、横江、隆兴、大水洞、新中、洞上、日吉等九个村,形成一条金溪裙带围绕小寨山峦注入柿竹水库,也有雅称为“金溪湖”。恒古不变的小寨山,源远流长的金溪河承载着历史拷量,诠释许多神话故事。龙头井、龙王庙、金鸡庙、女子桥、唐氏宗祠、塔坡堰、犀牛岩瀑布,小寨希望学校、鹅公庵、唐老屋祖堂、小寨祷雨峰……,沉淀在岁月深处的画面启人心扉。金溪河日夜传唱着祖先的美德和祝福,小寨峰高昂地托起日映月辉,这一方山水养育着一方勤劳智慧的人,这一方山水给人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
小寨是游子的家乡,牵动着许多乡愁和乡爱,须臾不忘的乡亲意识,寄望开发小寨的企盼给我们三兄弟插上隐形的翅膀。驱车一程,又攀竹爬坡翻越一段山岗,直观犀牛岩瀑布景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龙井山泉水疑是天上来,顷刻耳畔仿佛听到神仙在弹奏一曲曲高山流水的天赖之音,它豪情逸致的畅然奔涌,它为群山封存已久的倾情歌唱。重叠的山峦起伏,泛着竹海绿波。递进的山峰向上直指云霄。我们一行披荆斩棘攀爬,在崇山峻岭中遍访风景。登临小寨主峰放目远眺,辽阔的山原视野开阔,山脚下镇街道,村、组民宅楼阁像一幅幅长卷彩色版块油画。站在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小寨峰顶,游目聘怀,心清如水,意淡如云。追忆往事激情满怀。抗日战争时期,小寨峰峦连绵的山岗地形优势成为战火哨口要塞。在中国革命初期,夏明翰等革命先烈,曾在小寨群山深处进行革命活动,小寨是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世事千变万化,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有所定数,小寨山民历经多少沉沦与抗争,也有着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奋斗与崛起。迄今小寨山民时运已济,随着改革开放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踏平坎坷走上脱贫致富路。
时值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带来了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小寨今非昔比,天高气爽,山更青水更绿,满目绿色竹海,游子心海红尘烦扰荡然无存。“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善良俭朴的农民。修路、架桥、助学是父亲一辈子的执着追求,年迈八旬仍风里来雨里去为家乡山间小道修整不止,他常以大家有一条好路走而倍感成就和自豪。曾记得在父亲82岁生日那天晚上,我们三兄弟寻找父亲聚晚餐,好不容易在田垅泥路边发现父亲,他赤着脚在筑过水拱桥,我问他为何天晚又冷不休息,他老人家满脸堆笑地回答,“用自己勤劳的血汗钱养家人长寿,多做善事多积德福报子孙”。父亲年轻时无钱读书,一辈子斗大的字不识八升。而他有着出口成章的口才,有着天下为善的仁爱,其传统美德,影响了我们兄弟姊妹认真学习做人做事,做好中国人。
人类在进化,社会在发展,与日俱进的世道人心逾复杂,人们渴望得到日益公平的社会环境的好生活。我五岁时学写毛笔字,九岁即可写春联,把一幅幅对联挂堂前和张贴左邻右舍门户上,近二十多年来书法作品和文学创作稿件,在国内外邀请赛中获得许多奖。一提起练书法,总忘不了祖父生前常常在夜里用竹篾片点火照明,一边磨墨,一边教我端正练字的情景。诚然,书为心画,字如其人,书法写意神韵风格展示书法家的学识才情综合素质。多少年来国内外一些书画收藏爱好者,十分亲睐我的行草书,常有外地来电来函要书法作品,书法交流与收藏成为我的世交所为所乐。鄙人不会跑官买官致使无缘仕途,然而热衷文学戏剧创作是我这个草根作家的求索,挥毫弄墨练书法是我永不退休的职业。
小寨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多少乡愁萦绕脑际,多少往事历历在目,踏访家乡,祖居旧房已是破漏残墙,父母已仙逝,再听不到母亲一句句呼喊我们兄弟姊妹的乳名,唯一相面是故乡父老乡亲。家乡风景令我百感交集,抚平忧伤有赞叹,网络媒体刊发“小寨村道建设巡礼”小品文稿,我为“小村大造旅游景点甲天下,寨岭高昭山水田园富人民”的真实报道而兴奋。在拍摄《神奇的小寨厚植大美旅游生态》纪录片中,聚焦小寨村支书唐和平及村委会一班人任职以来,为村民办一桩桩、一件件实事的特写镜头,小寨优美的旅游生态画面定格在创新开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