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进步与文明程度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体制等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新的潮流引领下,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问题以及青少年偏离轨迹成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等对我们现有的教育提出了深度与尖锐拷问。
在这一严峻的形势与背景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与学校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教育体制改革、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理念、学说以及教育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耒阳市慈晖学校作为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大潮中的弄潮儿,也积极地进行尝试与革新,形成了系统的教改理论与体系,课改做出了实效,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教育同行、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为推动局部区域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模范作用。笔者作为慈晖学校德育管理实操人,亲历了慈晖学校浴火重生式的华丽脱变、现试将本人及学校成功经验分享如下:
笔者认为: 教育就是一种服务,好学校就是好服务!民办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全面、细致、高效的服务。民办学校的各项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纽带,构建一种涵盖教育教学、社会生活、情趣培养、品质塑造等各个方面的服务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化发展。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不能仅看升学率或学生成绩分数,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维观念,健全与完善各项考核评价机制。一所好的学校应当是奉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拥有新的校园文化、前瞻的课程特色、完备的服务体系、充满活力的学校。
一、思想观念“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办学校办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这种精神和文化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源,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淀、办学个性的彰显和办学优势的弘扬。尤其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特色兴校成为学校前行的必然选择。
一所好的学校,必然会有好的、前瞻的、适合的精神文化与办学思想观念引领,否则就不可能适合社会发展形势与学生成长需要和家长需求,不能成其“好”,慈晖学校亦然!慈晖学校办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坚持素质教育,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严管厚爱,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拓宽德育渠道、力争提高德育实效。是慈晖学校德育工作者不懈追求。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衍生出了以下几种理念: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更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我们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种慢的艺术,教育尤其需要合理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型的成长资源。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它意味着教育者不能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能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因此,我们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慈晖学校校长王格楠一贯主张: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深挖其观点就是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人总是有千差万别的,人的发展是丰富多彩的!有的人喜欢数理;有的人爱好文学;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有的人擅长于形象思维;有的人理论兴趣更浓,有的人动手能力更强。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多方面的,任何单一的分子都不能构成完整的社会生态。从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来看,我们不只需要科学家,而且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使没有成为状元,只要他根据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成为社会需要的、对社会有益有用的人,他也是人才。因此,我们要时刻树立人人成才观念、多样人才观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当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张扬其鲜活个性,激发其内在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创新品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成长的轨迹,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经营自己幸福的人生。
3、用赏识和赞美去激励学生。
被赏识是人类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心理幼稚,他们心灵深处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赏识。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是聪明的学生需要夸奖,而是夸奖能使学生聪明。其实,每个学生都在天天进步,视野都在不断拓宽,知识都在不断积累,能力都在不断增强,智力都在不断得到开发,思想都在不断得到升华。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激励的语言、欣赏的眼光、鼓励的眼神去赞美学生,表扬学生,夸奖学生,让学生时时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步步迈向理想的彼岸。
(二)、生态德育——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和为贵
生态德育是指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道德生态理念的教育,以培养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是指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人们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道德教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
在近几年的教育尝试中,慈晖学校组织了“珍爱环境、融入自然”的亲近自然的竹海探密活动、“耒阳市顺湖卫生清理工程活动”、“学雷锋——社会服务实践活动”、校园植树活动、南岭仙—鹿岐峰野外露营生活体验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促进学生亲近融入自然生态、树立了环保节能的意识,拓展了德育新渠道、新方向。
笔者认为,生态德育应当根据社会形态分为自然生态德育、社会生态德育两类。自然生态德育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尊重珍爱生命的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习惯为教育侧重点;社会生态德育以个人融入社会生活所产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社会交往的技巧、家庭伦理关系的培养等为教育侧重点。
实践中,按以上两种分类,大胆尝试推行生态课程、生存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关爱他人、利他的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应对生存、生活所带来的困难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由管理意识向服务意识转型
传统的学校管理,教育及管理方式单一、强制约束性色彩较为浓重、学校与教师本位主义、专权现象频繁、教育教学以单向灌输式为主、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做到尊重学生、解放学生。
而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则是倡导新式学校管理--创建服务型学校。服务型学校是与管理型学校相对应的一组词语,但它却赋予了教育新的定义与内涵。服务型学校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双向互动开放式教学、将课堂的外延从教科书与教室内拓展到社会、以引导——促进、体验——自觉——发展(成长)的模式为学生成长与发展铺设轨迹。一改以前学生被动式的接受,转变为学生强烈的、自觉的主动获取与探索,培育各类学习、生活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育教学实效性。
二、服务方法“新”起来
1、教职员工要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一个好的学校必然会有一个好的校长,一个好的校长必然是心怀教育理想、有独特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和先进的办学思想睿智的人。当然,一所学校不可能是一个校长能做起来的, 还得靠干练、务实的教职工团队。以人为本,转换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对人们的束缚,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是新形势下对校长及全体教师的新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树立“全体育人、全面教育、全程育人”的“三全”教育理念,以全新的教育服务思想“武装”所有教职员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与服务技巧,全力塑造学校服务品牌。
2、完善学校服务体系;加大投入,添置各项配套设施
光有先进的思想与理念是不够的,为了不能让思想与理念空转,应当对服务理念进行解读,根据管理实情建立服务体系架构、设立专门的学校学生服务机构,合理安理机构人员,健全服务标准、流程与制度,加大投入完善各项服务配套设施。慈晖学校积极实践服务理念,设立学生阳光服务中心,负责招生、校车服务、特困学生帮扶、家长意见协调处理跟踪服务、心理健康辅导、档案管理等,各项服务工作日趋完善,对学生的服务经验日益成熟。
3、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为教育教学与学生成长提供支持
教育如果是关起门来搞的、与社会脱节的,这是不理智与不切实际的。教育是国家、民族、全社会的教育,离开这一基础,我觉得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育前进的方向应该是平等、开放、文明。实践中,我们也应该做到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积极为教育服务。大力整合家长、社会团体、政府机关、文化教育机构、部队等主体资源,采取捐赠、赞助、互助等形式大力营造校园文化,如捐款阅读书籍、课桌椅,植树,实地参观军营、景区采风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安全常识、交通常规、乡土文化、传统国学、家庭伦理等方面教育,促进学生社会综合适应能力的提高。
4、大力开展新颖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任何精妙的论述,都不如切身体验来得深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活动带来的良好教育意义与效应。
读书月——好书伴成长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积极健康的书籍、读名人传记,学会选定名人偶像引领人生成长;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让读书成为学生成长需要。
爱心月——爱心献老人体验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之下定期帮助附近的孤寡老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环保月——绿色环保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对一些街道、河流进行调查,了解家乡河流受污染的现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特别是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好河水不受污染,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意义重大。并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的现状,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并且把这种节能的意识带回家,宣传给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以点带面的效果。通过花草树木是朋友、我的低碳生活我是节约小卫士等体验与创意活动,让学生把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结合低碳行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实践月——劳动体验活动:针对性的开发校本社会实践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生产劳动基地或农村进行劳动体验活动,组织科技发明活动、植树活动、乡土特产制作活动等,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在劳动中挥洒汗水,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中学生体会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自觉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集体观念。
安全月——直面侵害活动:组织系统全面的安全知识、法制知识讲座,社会侵害情景模拟、应急自救经验交流会、紧急疏散演练、热点话题辩论赛、三无食品大揭密等活动,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掌握应对措施技巧,增强防患自救能力。
5、切实关爱学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立学生档案、加强生活困难、学习困难学生帮扶
阳光服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阳光地生活,体现青少年的风采,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我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选拔了专门的心理指导老师,随时摸排问题学生、进行谈心辅导、解决生活学习困难。对所有学生建立《学生档案》,根据学生情况分配好导师,确定导师辅导机制。建立特困学生档案,学校成立阳光服务中心,分配帮扶结队名单,定期家访,关注困难学生生活与心理健康情况,帮助其走出自卑、不合群的阴影。
6、重视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及时汇总、及时处置
任何一所学校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许多问题,会有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甚至投诉。这些将直接拷问我们的管理与耐心,没有哪一所学校可以忽视或者怠慢。尤其是民办学校,对于家长的意见与投诉,必须慎之又慎地协调处理。
对于家长提出的问题意见,要建立“一稳二查三处理 ”接待机制。 工作流程应该是:首先要做好登记建立台帐,根据内容分好类,直接反馈到相应部分负责人处,商讨处理意见或措施,解决落实后再进行跟踪回访,最后形成经验资料存档。
家校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有着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学生。家长有意见、有投诉,其实要把它当成是一次思想碰撞的交心机会、是一次你走进我,我融入你的过程。问题处理好了,家校的情感得到了增进与调和,学校的工作得到了促进与支持,实现了家校和谐,也塑造了学校的良好服务品牌与形象。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跨越式的发展,人们的新的思维观念、主体意识、公民意识、法制观念不断的增强,对教育的期望及标准也日渐攀升,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严格。作为学校,就应该打破传统观念的枷锁,大胆引进与借鉴新的企业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技巧,促进新型学校经验的推广,以满足学生成长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