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笑曰:如果把中国每年出版物的纸张铺在地面,足以把地球包裹。权且不去探究真假,只看报纸杂志书刊以单位个人公费合资自费的出版物,确实如雨后的春笋蓬勃发展,涌现出一轮“盛世文化春潮”。这是否可以说明中国当今的文化市场繁荣昌盛?
从纸媒到网络,从刊物到博客,从书本到论坛,只要你会识字会写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人”,社会时事文化艺术娱乐八卦网罗众生,只要不涉及敏感词汇你都可以自由表达。只有你有梦想,只要你有米米,都可以圆一把“X家”的出书梦。这是否可以说明中国的文化市场的自由博大?
只是在人云亦云或者失真变相的传播中,到底有多少人以自我锋利的刀光剑影扫视社会反思人文呢?
人在世间走,社会新闻不关注也不行。然而,对于事实背后的杂评更比事件本身更具市场吸引力,一个个作者挥笔行文俨然是时代的先锋,要不 以权威的姿态挥斥方遒,要不也是官章八股头头是道,当然也免不了祥林嫂式的怨妇絮絮叨叨……但我不知何时起,心里开始抵触这些所谓的文化产物,害怕被“社 会舆论”和“学术观点”牵着鼻子走。倒又开始静下心来重温那些经过时间检阅的中外经典著作,做21世纪的恐龙未必不可。没有现实的愚乐精神,就去寻找收藏价值。
有天无意看到湖南作家网出品的《当代幽默名家自选集》系列丛书出版发行,由王跃文老师主编,以 他的独特风格选编的文字应该对市场具有原子弹效应吧。当代中国人缺少的就是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到处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少有的幽默也是在演戏,以相 声或者小品的形式、夸张的外貌加上变调的乡土语言出现。或者从官到民全面盛行的黄色笑话,本质绝对不会离开丑文化的娱乐遵旨。这套丛书中,最先欣赏的便是 魏剑美的《不要和陌生狗说话》,竟在不知不觉中直呼过瘾。想起了王跃文老师在他博客的一句留言:“在魏子面前,不说段子”。
11月26日下午,我又专程去听湖南图书馆的《湘图论坛》讲座:魏剑美主讲《中国文明之痛与现代人文思潮》。文笔跟演讲风格浑然一体。
魏剑美,自称“老魏”。虽然看了他的文章《你才是老师呢》中说道:“‘老师’这个称呼终于无可挽回的和‘小姐’、‘农民’、‘同志’等 一并归于‘被毁掉的词语’之中了”。但我还是个老古董,思维停滞在上个世纪末的七八十年代,只认他是个真正传道授业的老师,喜欢尊他为心中钦佩的“魏老师”。
冷眼看史书,热心观众生,嬉笑说世相。认真读完一本书听完一场讲座,这便是对魏老师初步的直觉。
高大的身躯、憨厚的笑容、随意的服饰、潇洒的举止——看着站在论坛讲台上的他侃侃而谈,这应该就是平时在学生心中最亲切的魏老师,完全 没有文化名流的光环,更像一个来自山野的文人,一份随意,一份恬淡。但面对世人与文字则“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虽九 有之大,不能屈一介之夫”却是他骨子里伟岸的大丈夫形象。一如心中最崇拜的偶像鲁迅,文字语言的穿透力更甚于手术刀,犀利的锋芒解剖世相,割开现实的层层 面面。确信他眼中装的是天下百姓,心里搁着一份文化的担当。
大智若愚,大喜而泣,大悲而笑。如果说鲁迅的文字字字封喉句句见血,而《不要和陌生狗说话》的语言处处洋溢着“春风”,生活的模型随处 都是手术刀下的“笑面人”。从《朋友这笔财富开始》在《中彩的路上狂奔》,从《不要和陌生狗说话》再看《耶!俺做农民好幸福》,看《领导打了个喷嚏》到 《局长的猴兄弟》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段人生,一种世态,诙谐的语言无不令人捧腹大笑。随后戛然而止的笑声中涌出现实辛酸的体液,捧腹更多的是回味的伤 痛姿势。
“老子天下第一”中国人谁又不知道这句话?然真正有多少人读懂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以及明白后来庄子的智慧呢?我相信诙谐的背后是魏老师对历史文化的深刻钻研。作为一个史学博士,对于历史文化的态度绝对是严谨缜密的。在语言和文字细致酣畅表达的背后,是不断饱读经纶的感悟,串联无数孤独的时光而闪耀的思想光芒。
前去听魏老师演讲的满座人群,可见七老八十的妪翁,有十来岁的在校学生,鼓掌声时起。后来签名与合影的人更是哄涌而至,看来老魏不同常人的味道确实已经深入各年龄阶段的各色人群。老魏这些年来努力地爬格子,早已为一部分清醒的50’后、60’后、70’后“魏迷”所共鸣,也把另一部分80’后、90’后的“魏粉”笑醒了。
有缘见识,皆因老魏有别常味,以随意的文字记之,而后再去解读《步步为局》迷踪,继续关注老魏“笑里藏刀”叱咤风云!(湖南作家网)
2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