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长长高啭浅唱,直把南来北往客人的心魂荡起。一听倾心,再听动情。一江清清蒸湘水浇出的这朵奇葩是愈发地出脱得俊逸灵秀了。是花鼓戏?是家乡衡阳花鼓戏!
流行于家乡衡阳一带的衡州花鼓戏,是在灯会、采茶、傩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早期的演出形式是一旦一丑的“两小戏”,以后逐步发展为“三小戏”,现由三小戏发展为如今的“多角戏”。衡州花鼓戏呐子牌子、川子调、小调三种主要声腔,并有少数杂腔,音调高亢、热烈、抒情,有浓厚孤乡土气息和田野山歌风味,表演形式贴近生活。
孩提时,最早听过的记忆犹新的是《刘海砍樵》。在我们当地有一种习俗,每逢红白喜事,都会请戏曲团体出演一场。而每次遇到这事的时候,人们都会不远几里路晚上搬着板凳到那观看,一曲花鼓调,把个农家的日子唱得滋味隽永,小生一柄拆扇在手,开合之间,挥洒尽人间离合悲欢事;旦角皆执一方丝帕,遮掩抛抖无不牵动悲喜欢愁。这时节,人是稠的,随处一站,都是凝神看戏听戏的。脸上心上,尽是陶醉。也是由于当时有电视机很少,这些就当作娱乐活动,后来电视机普及了,以及大家都有影碟机时,就不怎么出外看了,主要又是自己购碟观看,而对花鼓戏仍然是情有独钟,仍然有很多人在别人家看这些花鼓戏,这些也都是当地的花鼓戏团录制的。
也许与衡阳本土文化有关吧,人们或许不会去理解戏的背后的真正的东西,也许就为了娱乐,但这些也是反映街头巷尾的一些琐碎事的,符合大众的品味,这也许就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吧。比如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的,表达对社会不满的也有,像《十古怪》这些作品。不过观看者似乎也求怎么理解其中的内容。不过他们都喜欢这些东西,而没有太多的其他什么因素掺杂在里面。这也许就是这些地方戏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魅力吧。其实,也不要管那么多,只要我们的群众的生活愉快就好,文化还被我们的民众所接受,所认同就好,他们文化水平低没关系,他们这样做就是让民族文化有生长的土壤,是这些朴实的民众的贡献。在现代社会,这些非物质文化有很多已经有很多在不声不响中消失了。让我也想起了费孝通说过在对待文化上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也许就是文化上的和谐吧。
而今凡是在蒸湘大地走一遭的人,无一不能即兴来一段。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说唱几句乐乐,真比啥都解馋过瘾。更有那从外地归来的打工仔打工妹,听罢一曲原汤原味的花鼓戏,勾起一份醇醇的乡情,人就不能自抑地凄惶起来。
难忘的,还是乡情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