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彪
叶香这个名字,本应属于女人,但它却缠住了一个十牛峰山里的男人。这个男人有女人的清爽,亦有男人的豪迈。据说在核工业系统还是—个才子,在鲜活的网络世界里,他是全球中文前十强《华声论坛》的超级版主,并冠有网络作家和诗人的称谓;在纸媒方面也蛮有造诣,有数百篇诗歌和散文登上了大报刊的大雅之堂;《浪漫七夕》还获得了世界华文诗歌大赛银奖,散文集《梦里飞花》中有部分作品越过海峡,“落户”大洋彼岸……
这些文学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他对文学的酷爱与追求;得益于他涉猎于唐诗宋词元曲诸子百家的气场;得益于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过:一个作家,第一位的还是为自己的母语读者写作,从与自己的传统、自己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汲取力量和灵感。当我在选读叶香的诗歌和散文之时,这种感受尤为突出。
我认为叶香的诗和散文就展示了我们中国的特色、风格、气派。首先,他在第一部分,诗歌“千年情劫”、“如烟往事”、“四季情韵”、“星语心愿”、“温暖记忆”及“核武情节”的组合里,从诗意人生到浪漫七夕;从江南烟雨到红衣女子;从签下来世的约定到鹊桥相会;
从一生的痛到夏日情。无不打上爱的烙印,无不贴上情的标签,无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让梦和陈痛在天边散了/任余香飘动/即使等到花开/也是为你绽放/即使采到挂果/也是为你绚灿/即使远在彩云之南/也能嗅到你的芳踪。读这样的诗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真爱就像一条小溪,清澈、澄亮,奔流不息,永不回头。
跳过“如烟往事”、越过“四季情韵”,我的眼光在“星语心愿”的月亮底下定格,那“在诗歌相约老去”的凄婉声响;那“陪你行走天涯”的海誓山盟;那“希望”升腾的父爱;那“三月”的血脉亲情;那“庐山缘”的悠悠情愫……把我带进了亲情、友情、爱情的伊甸园,见证了一个亘古而撩人心醉的主题:所有的美/都风华娴静/所有的停驻/都缠绵成诗/就这样静默相守/看层林尽染/流霞若胭……前世已走远/相约来世/飘渺如一纸空文/祈求今生/十指相扣/只怕错了身影/落一个心似浮萍。这是爱的宣言,是真情的相拥。
激情是诗的食粮,是诗的薪火。这是拜伦对诗歌创作的高度概述。倘若叶香没有激情,没有对生活的历练,没有对情感的升华,我想是写不出这样耐人寻味的诗句来的。
其次,在叶香的散文里,也运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和技巧,掩卷深思,能得到现实的、真挚的、美学的甚至是哲学的感悟。据说叶香博览群书:《史记》《汉书》他用心读过,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读过,还熟读了近现代散文大家周作人、胡适、林语堂、梁秋实等人的作品,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故使他的散文达到了情散而神不散的境界。
笔者认为:散文的写作要有神,这个神便是精髓,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全篇才118个字,却精辟地道出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主题;范仲庵的《岳阳楼记》也不足千字,却提炼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散文的创作题材广泛,世间万物皆然,山水情怀,亲情友情,民俗风情,历史画卷等等都可取之精华,汇于笔端,跃然纸上。
叶香在散文“初遇情节”、“执手相牵”、“蜜月诗笺”及“一生眷恋”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围绕“谈情说爱”,倾诉了“红颜在,心不老”、“懂你”、“男儿有泪不轻弹”、 “美女就像一道菜”以及“母爱如流”“文学让我返璞归真”等情节,使读者身临其境,既感受了爱的伟大,又感受了母爱的崇高,既感受了爱人的甜美,又感受了爱的沧桑。如叶香在《红颜在,心不老》一文中这样写道:“一生中能有一个人,抛开世俗物欲,义无反顾,拿心来感受你的情感,倾听你的心灵,真情坦然,相知相惜,心有灵犀,那就是幸运。相知是缘,有缘相知,这种感觉很美。”是啊,人生有一个相爱的伴侣,能守候终身,那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叶香赋予了作品的人性之美,道德之美,时代之美。
在叶香《梦里花飞》诗歌散文集里,仍有一些诗句和主题须进一步深化,诗要有诗的意境,诗的灵魂,诗的“泉眼”,散文呢?有些篇章主轴力不够,显得有少许苍白。希望叶香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力开掘,创作出更具个性、更具审美情趣,更具率真的好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创一级,湖南省作协理事、组联部主任、《作家天地》杂志主编)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