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村庄的村民说,当初的调查表是征询民意是否愿意并入西辛庄,但没有提到具体细节,比如搬迁是否有补偿,“意向上肯定同意,并入西辛庄大家求之不得”,但一落到实处,困境和担忧就摆在了面前。
濮阳县政府新闻科的工作人员称,新农村社区建设,农民的老宅基地要么在原址重建新房,要么在其他地方等价置换,或者由政府给与一定补偿,“具体到濮阳县,都还在摸索中”,至于西辛庄的合并中是否给与补偿并不清楚。
村民的担忧不仅在于此,就算集中搬到新社区后,距离原来的耕地也远了,来回务农太折腾。再者,即使搬迁实现得以腾出大量土地后,能否如愿招到商引到资,从而实现村民从中“切分蛋糕”的愿景,在务实的农民们看来,目前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他们不敢轻易冒险。
而这些,李连成也早有过思考,但他的说法却显得虚无缥缈。他认为,大道和基础设施建好后,向心力自然会让村民向新社区靠拢,“这个不是一下都能搬去,需要一个过程,有钱的先去,没钱的三到五年再去”,腾出来的耕地可以承包出去,村民无须自行耕种,招商引资也并非难题,目前已经有公司有了意向。他说,5月8日挂牌当天,就有北京一家公司给他打电话,表示愿意投资2亿元,但其拒绝透露该公司名称。
他认为,村民的思想需要解放,先行买房后,自然有生活压力,会促使居民努力挣钱买房。李连成信心十足,不时地站起或坐下,比划着手势努力让听者明白,困难可以克服,蓝图也必将实现。
□背景资料·西辛庄
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位于黄河下游北岸,20多年前,这里到处都是盐碱地,粮食亩产只有100多斤,是出了名的穷乡僻壤。1991年,李连成当选西辛庄村支书,敢想敢干的他开始带领村民建厂搞股份制。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如今已有来自北京、上海乃至台湾等地的20家企业落户西辛庄,村里建成了位列濮阳市八大村级工业园区之首的电光源产业工业园,解决八九千人就业。去年全村企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