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内银行加快布局"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正在迅速走红,它被普遍推崇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全球各大银行都争先恐后对其展开布局。
2016年底,“区块链”首次被写入我国 “十三五”规划,国内多家银行也加紧以多种方式积极介入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
区块链升温
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阐述都比较生涩。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数据库,其不依赖于第三方,通过自身的分布式节点去完成数据的存储、验证和交流。通俗地说,区块链就是互联网上基于共识机制建立起来的集体维护的公开大账簿。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思想是所有当前参与的节点共同维护交易及数据库,因而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独立性、安全性和匿名性等诸多特征。金融领域因其生态与区块链技术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因而发展较快。
国外金融机构看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对于区块链的研究参与较早。2015年9月,由金融技术公司R3领导的区块链联盟宣布成立,主要致力于概念验证的试验和区块链技术标准的制定。
截至2015年12月,已有包括花旗、汇丰等在内的全球42家大型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加入该联盟。花旗银行还在内部发行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花旗币”。瑞士联合银行(UBS)在区块链上试验了20多项金融应用,包括金融交易、支付结算和发行智能债券等。
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呈现出升温态势。上海华瑞银行去年5月宣布与Ripple展开战略合作,首先致力于利用Ripple协议,研究先进的分布式支付清算方案。同月,平安银行加入R3CEV,成为首个加入 R3 联盟的国内银行,此后,招商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民生银行等陆续加入。
总体来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区块链+金融”将在应用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业内专家预测,区块链技术未来可能应用到数字货币、票据、清算结算、股权交易、审计、公证等多个领域。
新信用机制形成
在金融业务中,证明“我是我”,与交易对手建立相互间的信任,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区块链理论最大的颠覆性,在于新的信用形成机制。
业内专家解释,在传统的互联网模式中,陌生人之间是通过可信任的第三方机构(如银行、清算组织等)来建立信用和进行交易。而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心化的信用创建方式,它运用一套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在机器之间建立“信任”网络,从而通过技术背书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建立信用。
如传统资产托管业务模式,涉及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以及投资顾问等多方金融机构,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传统的交易主要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反复进行信用检验,费时费力。
基于区块链技术,邮储银行推出了区块链解决方案,实现了信息的多方实时共享,免去了重复信用校验的过程,能将原有业务环节缩短60%至80%,令信用交换更为高效,该项创新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成功实践。
传统跨境交易流程长、手续费高、代理行交互易出错等一直是银行的痛点,而区块链给银行描绘了一个美好蓝图,信息可以作为资产非常方便地在没有中心的状态下快速转移,解决了金融交易中的很多痛点。
近期,招商银行宣布,通过区块链技术改造的跨境直联清算业务将正式实现商用。据介绍,通过改造,招行实现了6个海外机构加总行,大家都连在区块链上,任何两个机构之间都可以发起清算的请求,任何两个机构都可以进行清算。
年初,浙商银行也发布了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移动数字汇票平台,为企业与个人提供在移动客户端签发、签收、转让、买卖、兑付移动数字汇票的功能。除了可以降低多方参与部门的成本,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最大优点是以数字资产的方式进行汇票存储、交易,且不易丢失、无法篡改。
大规模应用尚难实现
区块链技术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作为新兴技术,仍面临安全、监管、容量、时效性等诸多关键性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短期来看,在银行内部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技术还需要观察。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过30多年的电子化建设,已经实现了所有业务的集中处理和数据的集中共享,如果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模式进行内部重新部署,其人力物力成本不可小觑。
此外,区块链技术也存在一些应用层面的问题,例如单链数据结构对于某些场景不适配、分布式共享账本带来的安全隐私问题、智能合约难以统一规则以及核心共识机制待优化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落地。
虽然区块链技术目前在应用上还不成熟,仍然面临许多技术问题,但是,区块链技术基于重构信用形成机制的设想一旦获得成功,将深刻地改变当前的金融业态和商业模式。
业内专家建议,应深入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体系给银行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探索银行业的升级方向。
监管态度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银行也要积极对接监管政策,应同步建立监管规则和技术应用标准,避免出现野蛮应用,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给金融运行造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