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6月中旬至7月8日,上证综指出现剧烈调整,累计下跌近1300点,超过30%,市值蒸发逾20万亿。在多部门联合救市措施实施下,近几个个交易日,股市出现转好迹象。
为此,业内人士预计,此次银行资金大约有至少万亿资金曲线入市。与此同时,由于央行多次降息及降准释放了大量资金流动性,受此影响,近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及收益率都坐起了“滑梯”。
银行紧急出招万亿入市
近日,银监会支持银行业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等要求。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合计141.86万亿元,即银行入市资金余额约为1.42万亿-2.84万亿。
7月9日,银监会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允许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已到期的股票质押贷款与客户重新合理确定期限;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等四条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二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与委托理财和信托投资客户协商,合理调整证券投资的风险预警线和平仓线”。
对此,某一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从上周开始,由于股市持续暴跌,触发预警线和平仓线,该银行已经和客户展开协商,做到“能不平仓就不平仓”。 “如果客户追加保证金有些困难,我们尽量还是看看客户有没有其他的抵质押物,尽量不平仓,”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如果到了平仓线,就是从银行的角度来说,我们宁可承受一些损失。正常我们要求客户下午2:30保证金要到位,实际上如果没到,我们也会再给一些宽裕的时间,还是以保客户为主。”
然而,银行入市资金有多少?由于场外融资和银行入市资金数据的缺乏,众说纷纭,并无统一说法。
有证券机构认为,银行通过理财产品、股权质押等形式对股市存在一定的敞口,但规模较小,仅占其总资产的1%—2%。按照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5月末,商业银行总资产合计141.86万亿元,即银行入市资金余额约为1.42万亿-2.84万亿。
华泰证券报告显示,中国股市场内场外融资的总体范围估计在3.3万亿左右,悲观情况下可能到达3.5万亿~3.7万亿,其中银行理财资金1.6万亿左右,约占股市配资的一半。
不过,虽然目前尚未有准确数据显示银行入市资金的风险,但从银监会的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四点要求可知,监管层认为银行入市资金的风险可控。 “银行仅仅动用其贷款损失准备金就足以消化掉入市资金带来的亏损。因此,银行的稳定性不会受到股市动荡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
结构型理财收益大幅缩水
二季度结构型理财产品仍受市场热捧,但6月中旬的股市大跌为其埋下隐患。而7月第一周,挂钩股票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77%,而平均到期收益率只有4.74%。
“6月份的时候收到的银行理财推送消息都没多大吸引力,一有空余时间我都忙着看股票。”在广告公司的廖先生告诉记者,随着股市的跌宕起伏,他又开始关注理财产品,但理财收益率却让他高兴不起来。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6月共有203家银行发行了5942款个人理财产品,产品发行数量环比涨幅为5.37%。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 5.07%,其中,387款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占比6.51%。值得注意的是, 6月份有13款理财产品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收益未达标率为0.3%。在这13款理财产品中,9款为结构型理财产品。
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末股市大热以来,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超过债券与货币市场类。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共发行结构型理财产品605款,其中挂钩股票类结构型理财产品共发行53款,挂钩交易所股票指数类结构型理财产品共发行196款,总计发行占比41.16%。
即便到了二季度,结构型理财产品仍受市场热捧,但6月中旬的股市大跌为其埋下隐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到期稳赚收益,近期结构型理财产品频现难达预期最高收益的情况。在7月第一周,挂钩股票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7.77%,而平均到期收益率只有4.74%,收益缩水近四成,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结构型产品。业内人士表示,6月下旬以来股指波动较大,不少以此为标的物的结构型理财产品收益难敌预期。
为此,有理财师认为,6月份开始股市出现大幅回调,预计后期仍将震荡,部分资金从股市中撤出,对于银行理财收益来说也是负面影响。“7月份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将继续走低,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有可能跌破5%。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保守型投资者切忌触碰股市、股票基金等高风险产品,即使是风险偏好者,也要将资金进行分散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