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买银行理财产品也需识“李鬼”)
制图/廖木兴
“假存单”后又“假理财”
近日,民生银行假理财事件引爆投资圈。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桥支行行长向该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成员出售虚构理财产品,称该产品保本保息,理由是由于“原投资者急于回款,愿意放弃利息,一年期产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还有半年到期,相当于年化8.4%的回报”,然而有人却发现该产品并不存在。目前已有100多名投资者被套,涉案金额据称达30亿元。“假理财产品”实质上是披着份额转让外衣的飞单事件。那么,如何提高鉴别能力,识别“飞单”的理财产品?
新快报记者 黎华联
案件重演
100多人被虚构产品骗了30亿
行长推荐、保本保息、半年回报8.4%的理财产品,确实令人心动。
这场“假理财”骗局中,投资者并非直接购买假理财产品,而是受让其他投资者原先购买理财产品的受益权。该类产品在向投资者售出时,往往还有半年时间到期,而工作人员则表示原投资者急于回款,愿意放弃利息转让,只收取本金即可。对于受让者来说,相当于收益率翻倍,获利更多。这场假的交易中,由转让人、受让人和银行三方协议,钱款由受让人账户直接划到转让人账户,而不通过银行账户。
根据投资者的登记,该支行鲸钻高尔夫俱乐部100多位私人银行(面向高净值人群,为其提供财产投资与管理等服务的金融机构)客户购买了虚构的假理财产品,投资金额普遍均在千万元以上,多者高达6000万-8000万元;还有一些没有达到私行标准的高端客户也购买了这一号称投资起点在600万元以上的产品,投资额多在100万-300万元。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表示,航天桥支行案件是该支行行长张颖私自伪造假合同,虚构理财产品欺骗客户的违法行为。投资者称经过两轮谈判,购买航天桥支行“假理财”的投资者与民生银行初步达成一致意见:民生银行承诺最晚于7月底之前解决投资者的初始投资款,即需要扣除投资者以前曾投资往期已支付的收益折抵未返还的本金。
理财建议
支招一 询问理财产品“身份证”
案件显示,假理财是在网点线下销售的。目前各家银行都只有少量产品必须在线下销售,需要客户在网点签约购买。这些产品一般风险等级较高,或针对特定客户或者比较复杂。
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理财产品都在网银或手机银行线上销售,线上购买的支付方式是银行直接扣款,这样的理财产品都是可信的。购买线下产品,投资者则需要十分谨慎。即使推荐人是熟络的银行工作人员,也应该多个心眼。首先要询问产品是否有登记编码。
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给每款银行理财产品的标识码,具有唯一性,一般个人理财产品登记编码是以字母“C”开头的14位编码。但凡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都有唯一的产品登记编码,未在理财系统登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询问该产品的编码后,登录中国理财网(china-wealth)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如果是“飞单”就不会有记录。这个网站是经银监会批准建立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门户网站。
通过中国理财网,投资者还可以查看在售、存续的一般个人类理财产品信息并进行产品对比。但如果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则可通过银行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如果两项信息未能查询到,应立即打银行客服或到柜台查询,发现异常要第一时间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并留存好相关证据。
支招二 仔细看合同的信息
在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不都是银行自己发行的。银行也会帮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卖产品。
这次案件中出现的投资者遭遇的“飞单”,指的是银行员工私自与第三方理财公司“勾结”,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私自销售非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银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分清理财产品是自营还是代销,主要看公章:银行卖的自家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是有银行公章的;如果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会在委托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公章,银行则会在汇款等业务凭证上加盖公章。
所以,投资者在遇到理财经理介绍某款产品时,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盖的什么公章。如果银行销售人员没有让你签署相关产品协议,或者协议上没有银行和产发行方的印章,那么,你所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就需谨慎对待。
此外,要看清合同上列明的产品发行方。发行方是银行,就表示产品是银行发行的,如果是基金公司那就可能是基金产品,保险公司那应该就是一款保险。如果是什么投资公司或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某某财富就要注意了,这种产品飞单的可能性最大。
如果是代销的理财产品,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银行要在代销产品宣传资料首页显著位置标明合作机构名称,并配备文字说明:“本产品由 机构(合作机构)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查看托管账户也可发现端倪,如投资者购买信托类等高收益产品时,其次,一般银行正规渠道发售的信托类产品托管账户都是在本行,而“飞单”的托管账户可能是在他行。
支招三 注意汇款账户是否第三方
在这个案件中,是以转让理财产品为名,让这些投资者直接把款打到了第三方自然人的名下。投资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资金进入银行账户。
但如果收款人为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则要提高警惕。这就需要投资者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这从理财资金的扣划方式上也能看出来。如果投资资金不是该银行直接扣款,而是要转账给其他个人账户或第三方机构的账户,就很可能遇到“飞单”,甚至可能遭遇诈骗。
此外,在银行网点销售的理财产品,无论是银行自己发行还是代销的,都必须在专门区域进行,还要进行“双录”。
所谓“双录”,是指按照银监会的规定,银行需要在销售专区内配备录音录像系统,对自有理财和代销产品销售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完整客观记录产品营销推介、相关风险和关键信息提示、消费者确认和反馈等重点销售环节。
投资者可积极留意工作人员是否及时开启“双录”,并要求其开启。投资者需要注意不要轻信在非录音、录像情况下的宣传,不要随意相信别人的口头承诺。
银行所有的自有理财及代销产品销售,必须在专区销售。所以,在销售专区以外的区域售卖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轻信。
支招四 风险收益匹配,过8%须当心
在此次案件中,该行长声称这款“理财产品”收益比同期理财产品高一倍。但实际上,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收益往往和风险匹配,以高收益作为幌子,往往蕴藏着高风险。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每一款银行理财产品都要有相应的风险等级,并与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具体来说,理财产品由低到高至少包括五个等级,虽然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但一般数字越高的就代表风险越大。根据风险等级分类,风险等级为R3以上的产品收益不确定性较大,也有本金损失的风险。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权威统计,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为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而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募集资金量不足1%。而“飞单”往往收益大幅高于正规银行理财产品。
目前年收益超过8%以上的,投资者还是要多长几个心眼。
此外,如果购买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这类产品挂钩股指、股票、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收益率是一个区间,要参考标的资产的表现而定,收益为零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如果真的发生被诈骗事件,购买了飞单理财,又该如何维权呢?可以直接拨打银行投诉电话获银监会投诉电话,建议投资者在与银行沟通无果,或是对银行处理意见不满意时再投诉到银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