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长假算计理财投资者 购买前需算好时间账
中秋及国庆双节将至,理财产品市场又要热闹一番了。为了应对季末和月末考核,商业银行近期加大了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但此次假期长达八天之久,为防范银行利用募集期、兑付期潜规则扣留客户资金,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需要算好时间账。
9月底是银行面临揽存大考的关键时期,“十一”期间股市、期市等投资市场也将休市,因此,每年的国庆长假前夕都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高峰期,部分银行已经提前采取行动。根据第一理财网的统计数据,在今年9月8日-14日的一周时间里,商业银行共发行了448款理财产品,较上一周期的379款增加了69款,增幅为18.21%。不仅理财产品发行量明显增加,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比重也有所加大。在当周发行的理财产品中,1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4款,占总发行量的3.13%;1-3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253款,占总发行量的56.47%,发行比重较上一周期增长3.17%。
有句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部分商业银行在加大产品发行力度的同时,也算计了客户一把。记者发现,某股份制银行即将在9月27日发行3款理财产品,期限都是81天期,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5%-4.7%,属于目前收益水平较高的产品。但上述3款产品的募集时间截止到10月8日,10月9日起正式开始计息。通常银行对募集期间的资金给予活期利息,按此计算,9月27日申购产品的客户在前12天只能获得活期利息,产品收益将被大大摊薄。
除了拉长募集期,个别银行还在产品兑付期上做起了文章,某商业银行8月底时发行了一款33天期的理财产品,年化预期收益率为4.2%。然而,这款产品到期日为9月29日,合同约定,产品“到期日后的两个银行工作日内为到账日”。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从9月30日开始,也就是说,该产品的兑付最早10月8日才能到账。根据“理财产品兑付期不计利息”的行业规则,此款理财产品的实际年化收益率只有3.38%左右。
专家建议,一些理财产品看似期限短,收益率高,但银行会在募集期和兑付期的时点上搞小动作,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收益率,更要算好时间账,避免浪费资金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