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在起跑线:纠错模式的存在才是赢家的关键
赢家与输家在对待亏损与失败问题上最大的区别在于,输家往往只是单纯地在操作,不断地操作;而赢家在日常的操作中,专门设立了认错与纠错体系,这不仅可以从操作中积累对市场的感知,还可以从纠错模式中有针对性地得到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并将感知与经验进行再度升华与提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很多时候,股龄长并不代表股民经验丰富,只有经过充分反思、纠错,才能真正成长。
《赚在起跑线:股市赢家模式》 玉名/著 中信出版社
此时笔者想提一下止损的问题,因为遇到亏损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止损,将亏损控制之后才能够进入纠错模式中。之前笔者在另两本书中已经介绍了很多的止损方法,诸如固定值止损法(以股价跌破5%、8%、10%、13%、15%等固定数值作为止损的依据)、均线止损法(以跌破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均线作为止损的依据)和趋势止损法(根据市场动态趋势等综合指标来止损)等,无论股民使用哪种方法实际上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即股民如何去看待止损。此时就有一连串的问题出现:“没有卖出意味着亏损只是账面的,而一旦卖出了就是实实在在的赔钱了,那么止损不是反而给股民带来了亏损吗?”“如果我止损了,股价又涨上去了怎么办?”“我就是止损了,也不知道该买什么,或许套得比这只股还多,算了,还是不动了。”“我不卖,我持有个10年、8年总会解套的。”相信很多股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尤其是在劝被套牢的股民进行止损时,上面的言论就会一次次地出现。
这其实也是赢家与输家对待亏损的不同态度,输家考虑的是如何逃避责任、逃避现实,而赢家则是想着如何积极地应对。其实被套就已经说明是之前的操作出现了错误,而明知风险存在、个股还会跌,为何不逃呢?甚至有些股民盲目选择补仓,这难道不是“自取其套”吗?难道股民来到股市中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己的资金被套吗?即便股民是想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面对“被套”,那么当初为何不直接存定期或者买债券,那样长期持有的收益不是更大、更稳定吗?错误始终是错误,再坚持也无法变成正确的。如果错误已经无法挽回,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早认错,接受这个局面,尽早地结束错误以开始新的征程。
在赢家模式中,止损的目的在于纠错和控制风险,而不是通过止损来赢利。所以止损操作的关注点就应该是如何控制风险,而不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别人会为你的错误埋单,股市中没有救世主,只有股民自己能救自己。或许你永远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止损位置,即你无法避免止损后股价的上涨,但你要明确的是,止损操作就是控制风险,如何赢利那是之前制订计划和买入策略时该做的,不能奢望让止损操作弥补先前的损失,那样只会产生更多的偏差。明确操作的目标,知道要达到什么目的才是关键。
明确了止损之后,我们就能够进入纠错模式建立的实际操作阶段了。如图1–24所示,首先,亏损发生后,我们先要承认亏损的事实,积极地进行补救和止损。其次,从结果出发去反推造成亏损的原因,诸如是否对市场趋势判断失误,是否对资金动态把握不够(资金特点决定热点板块所在),风险控制机制是否缺失,对板块研究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在个股操作上是否出现了偏差。一番反思之后,我们往往能够很快地找到错误的根源所在,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当然这样的过程很可能不止经历一次,尤其是当修正之后依然出现类似的问题时,这说明很可能是股民自己在逃避困难,自己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需要重新反思再进行修改。
最后还有一点是需要股民在面对亏损时注意的,即做好计划和制定策略只是一个方面,股民在实战中的执行力和执行纪律同样是很关键的要素。笔者在对股民平时的操作进行观察后发现,很多股民往往计划做得很好,但一到实际操作中就很容易因为盘面的一些波动而随意地改变计划;在反思时,股民往往会懊悔为何没有执行,然后便重新开始新的操作,根本没有进行深入总结,实际上这样的态度是对自己资金不负责任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制订好了计划就要坚定地执行,这样如果出现了亏损,就能知道问题不在于操作,而是源于制订计划时的思考不周,就很容易找到错误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这样随着操作经验和修正效果的累积,股民成功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
经过了这样一步步地反思之后,往往就能够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避免在操作中重复出现类似的错误。此时,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就已经完成了纠错模式,而当股民能力有所提升之后,还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即将成功的操作模式化,让成功可以重复地出现,不断地复制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