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毛建宇
2012年股票和基金市场整体低迷,而信托资产规模再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12年11月底,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已达6.98万亿元。据此推算,2012年底信托资产规模有望达7.42万亿元,或超过保险业总资产规模,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体量金融子行业。
专家表示,集合信托产品多年来形成的“刚性兑付”特点已被打破,高回报预示着高风险的市场规律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投资产品。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信托产品背后的投资标的,及时通过咨询产品发行机构,以及查看产品运作报告等手段了解产品运作信息。
总有风险暴露时
火爆的信托发行从年初持续到年尾。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12年最后一周,共有15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8款集合信托产品,其中23款公布了募集规模,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4.67亿元,环比增幅为93.61%。按平均规模测算,当周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划募集规模为130.84亿元,环比增幅为171.05%。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销售经理刘先生表示,很多投资者其实不懂信托真正的运作模式,只是单纯地相信“刚性兑付”,认为信托是高收益的保本固定收益产品。
“以2012年最火爆的基建信托为例,很多产品短短几小时内就发行完毕,下手晚的都没买到。我接触的客户中,许多属于盲目投资,他们只考虑两点:高收益及是否有政府担保。”刘先生说:“很多项目其实出了问题,但事关信托公司整体声誉,所以通过找‘过桥资金’、‘内部闪转腾挪’等方式,很多项目最后都过了兑付关。”
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认为,信托公司的集合信托产品多年来形成的“刚性兑付”特点前不久已经被打破,某家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贷款项目产品到期未完全兑付预期收益率,另外信托市场存在的“借新还旧”的手法从表面上暂时抹平了可能出现的兑付风波,因此目前只能说这个市场看上去很美。
“这就好比船漏了用船上其他材料去补,漏洞多了总有补不过来的时候。”刘先生说:“从我销售的信托产品来看,基建类信托非常受欢迎,大家认为和地方政府挂钩,还款有保障。此外,很多房地产信托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30%,这得缺钱到什么程度才肯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其风险可想而知。”
对于基建类信托中的政府担保问题,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表示,按照我国《担保法》,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故一切政府担保在法律意义上都是无效的。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由或同级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出具还款来源纳入财政预算的决议文件,即将还款纳入预算,从而实现地方政府对债务的隐性担保,将融资平台之债转换为政府之债。
判断风险有门道
方瑞表示,不同投资产品所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高回报预示着高风险的市场规律适用于所有种类的投资产品。方瑞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应当认清投资产品背后所对应的具体投资标的;其次,投资者应该关注产品具备哪些风险控制措施。“比如,融资性投资产品通常会有担保、抵押/质押、回购等措施;证券投资类产品可能会设计成分层形式,优先级别投资者将获得固定收益型回报”。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对投资产品的发行机构进行考察。
对于2012年最火爆的基建类信托产品,范杰认为,由于目前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收期限一般较长,大大长于对应的基建信托产品期限(一般在两年之内,通常为12、18、24个月),甚至部分基建项目根本没有经营性现金流,如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故基建信托的还款来源不可能是项目的现金流。“从这个意义出发,将还款纳入财政预算显得尤为重要。”
信托之所以销售火爆,很重要的原因是网络庞大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在很多QQ群、论坛中可以看到“收益高,购买送豪礼”的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信托产品广告。刘先生表示,很多信托公司人手有限,没有自己的销售团队,这就催生出遍布大街小巷的第三方理财公司,“只要有客户资源就可以开张卖信托。”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吴泞江表示,对于第三方理财机构而言,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体系,因而历史表现就成为考察其信誉及投资管理能力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