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一个“热词”。我国一批特色小镇以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独特优势,成为实现创新创业者梦想、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动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特色小镇也出现了一些“异化”的倾向,有些地方依靠政府部门的干预和推动,打造“政绩小镇”,有些地方则房地产化明显。为此,《经济参考报》从今日起刊发“小城镇大文章·特色小镇”上下篇,以飨读者。
一个个忙碌的施工现场,一幅幅产城人文交融的蓝图,一座座山水相依的静谧景区……《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浙江、天津、海南等多地采访了解到,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初显成效。尽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小镇视野广、镇小能量大,小空间承载大战略,未来,星罗棋布的特色小镇有望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区域经济发展领头羊
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隶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面积52.42平方公里,人口仅6万多。冬日里,欧洲风格的建筑在河两岸蜿蜒铺展,衬着厚厚的积雪,似一幅宁静的欧洲画卷。这个冰雪小镇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几年独具匠心的建设,吸引了众多资本进入休闲旅游产业,解决就业1万多个。例如万达修建了可同时满足上万人次,43个雪道的滑雪场,由国际化专业团队运营。滑雪场又引来了高端度假酒店、温泉、影剧院和商业街。
“以前游客来了就直奔天池,村民就卖点山货,天黑就打烊。”开了10年农家乐的王大姐告诉记者,现在长白山机场一天就有上海来的6个航班落地,人气旺了,连带其家庭旅馆也生意爆棚。“像是搭上了一班快车。”她说。
“特色小镇”实践建设从浙江走向全国,引起政府、媒体、学界高度重视。和浙江同样面临产业转型、城乡统筹等难点痛点的各地政府、企业纷纷谋划、争相创建。记者走访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发现,虽然刚起步,但不少小镇依托原有的产业优势、历史人文积累和独特山水禀赋,已经呈现勃勃生机,有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围的领头羊。
一是瞄准“互联网+高端产业”承接创业创新。如杭州的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依托杭州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先发优势,来自天南海北的创业者、大学生、创投基金、孵化器都在这里集聚。“特色小镇以其产业独特、服务优质吸引创客集聚,让涌动的众创项目落地生根,反过来助推小镇扬名立万。”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说。
二是通过搭建制造业升级平台牵引转型。如镇江航空创享小镇、吴兴美妆小镇,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引入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改变原有块状经济重生产轻设计、重数量轻品质、重代工轻品牌的现状。濮院毛衫时尚小镇吸引了世界各地高端设计人才落户。“这里产业基础强,有大数据研究院、时尚设计中心,设计师发展空间很广阔。”曾是范思哲品牌设计师的70岁意大利设计师莫拉罗在濮院开办了高级设计师培训班。
三是挖掘传统经典产业或独特山水风景赋予文化内涵。青瓷小镇、古琴小镇、黄酒小镇等承载沉甸甸文化记忆的特色小镇快速发展,融入现代的体验、溯源、参观等多方位元素,将历史经典产业和自然山水风光在新时期重塑辉煌。
小镇溢出效应大
经由特色小镇创建,不光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打牢基础,促进升级转型快速推进,同时还能带动有效投资增长、促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改革创新迈向纵深等一举多得的“溢出效应”。
一是带动有效投资增长。“促进投资增长,一定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特色小镇的蓝图一提出来,企业就找上门来了。”翁建荣说,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理念下,以创建浙江省级特色小镇3年内累计投资不少于50亿元算,仅此一项就能拉动五千亿元的投资,加上各市各县自主创建,拉动投资将超过一万亿元。
二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郑新立表示,特色小镇大多位于城乡接合部,能够带动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所有参与者都身处宜业宜居的优美生态环境之中,可谓“空间虽小、多方受益”。
“小镇有重创空间、研发基地和生活社区,周边有湿地公园、商场、教育配套齐全。”加拿大海归人才、浙江海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乔治说,在梦想小镇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春节回家发现,工作机会多了,环境也“和城里一样”。广西硕龙镇中越风情小镇在引进专业旅游开发公司开发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环境明显改善,成为美丽新农村的典范。
三是促进要素集聚推动改革创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教授吴东认为,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各项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在浙江,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人才新政等各领域改革措施都在特色小镇先行先试,吸引了浙大系、阿里系、浙商系、海归系等创新资源。一些地方尝试引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运营取得不少经验,比如,华夏幸福基业以PPP模式建设河北固安产业新城,国开金融以市民农庄模式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等,实现了政府管理服务、企业专业化经营、市场主体价值创造的有机统一。
小镇经济已成燎原之势
小镇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观察者们认为,特色小镇凝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区域经济和产业从重“量”到重“质”、从模仿到创新的突破力量,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表示,对比国际知名小镇,结合自身独特优势,特色小镇有望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比如瑞士达沃斯小镇是医学圣地,形成了‘环境+疗养+会议’的特色,乌镇互联网小镇正逐步成为互联网高地,主打‘环境+互联网+会议’的特色也能成功。”
遵循“特色牵引、市场主导、产业支撑”为原则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经过几年探索,各地已经成功涌现不少富有产业支撑、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活力无穷的“小镇经济”。如嘉善的巧克力甜蜜小镇,三亚亚龙湾玫瑰谷小镇、二道河镇冰雪小镇,已经成为一个农旅高度融合、产业链丰富,带动周边村民奔小康的小镇。
以传统村落格局和优美自然山水为本底,以经典文化和产业为特色,如苏州刺绣小镇、绍兴黄酒小镇、漳州古琴小镇等一批极具历史韵味的文化、独特传统产业在特色小镇中得到传承。“振兴、传承历史经典产业不光具有经济意义,更是保存文化记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表示,特色小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佳体现。
由于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专家建议,政府的支持政策要突出创新和绿色发展,在政策组合上也要有完整周密的体系。而在衡量与检验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可行性与成长性方面,要全面细致地确立起市场效益的标准,不能只看静态效益,要看横向纵向比较后的动态效益,也不能只看即期效益,要用变化发展眼光看长远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