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环价值”
问:让许多香港人不满的是商业至上的所谓“中环价值”,多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惠及底层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如何改变这种现实?
张炳良:香港没有产生有效的“涓滴效应”,部分是因为过去多年的财富创造过于集中在金融部门,而金融部门内工资的差异可以非常大。此外还有房地产升值创造的财富。我想如果市场本身不能带来充分的分配或再分配,就应该让政府来做这个工作,政府对于住房、教育、医疗的干预就是必要的。不是说一定要“劫富济贫”,但财富创造的果实应该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分享。
问:你认为就香港政治经济现状来说,政府有足够的力量来做这样的事情吗?
张炳良:我想这需要政府的意愿,同时也要求政府能够很好地解释政策目标。不是说让政府像推土机一样地强推政策,香港政府也需要得到北京的中央政府的理解。但我想中央政府也了解香港这些深植的社会问题,也会希望看到新一届特首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香港政府当然是一个比较“弱势”的政府,所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不能那么直接。它首先要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处好关系,然后还要从立法机关、各个政党取得支持。有时候一些内地官员会说,香港怎么做什么都要这么长时间?但这就是一个问责性的民主政府需要付出的代价。
问:你也是香港房屋委员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主席,能谈一谈香港的住房政策吗?
张炳良:目前,香港的高房价让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难以承担,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所以到某个时点,政府必须出手,政府也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如果我们允许市场来决定房价,那么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由政府来培育一个足够大的公共住房部门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另一个可能是,规定香港的某些土地只能出售用于建公屋,这会被某些人视为是“过度干预”了。如果不想“过度干预”,就只能提供足够大的公屋部门,像新加坡那样。事实上不是“新加坡模式”,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除了公共出租房,还有“房屋所有计划”,就是帮助普通人买房的。所以我想这是香港未来应该认真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