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管理者或许都是一个矛盾的摇摆体,他们经常会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纠结中:到底是信任员工的自觉,还是强调制度的管控?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规则为先?……如果恰巧你的企业正面临一场西化的管理变革,如果恰巧你的美国投资团队正要求移植他们的管理模式,这种纠结一定空前怒放。
恒信钻石机构创始人李厚霖最近总是处于这样的苦恼中。恒新成立10多年来,企业已经告别了单纯靠友情、靠员工关怀与自觉就能顺畅运行的阶段,但在新的规则定制中,又害怕因为僵硬的制度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甚至让员工不满意。到底是学习西方的管理思想,把制度、规范、绩效摆在首要位置;还是遵从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注重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亲情关怀,5s管理等?就在李厚霖救济矛盾之极,无意中了解到的一家巴西企业的管理,让他看到了管理方式的另一种可能。
离职率1%的秘密
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呢?它不是全球知名的企业,也不是商学院里奉为经典的案例,但它是人们最愿意加入的组织——卡多·塞姆勒的塞式企业(Semco SA)。曾有段时间,连续14个月,没有一个员工离开这家公司。2000多份简历积压中,其中有几百人表示,只要能进塞氏企业,他们愿意从事任何工作。正是它独特的管理方式和魅力,每周三下午,人们都能看到那些全球金字塔尖的企业,通用汽车、福特、雀巢、西门子等,来这里参观借鉴。
塞氏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先来看看在这里工作的人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在这个企业里,你的工资自己定;你想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去;你可以在会议室举办生日聚会;你可以为了思考和创新给自己放个假;你可以自由查看公司的账簿;你可以利用公司的资助自立门户。
等等,让员工自己定工资?不怕公司破产吗?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那公司还会有人吗?刚开始,李厚霖对这种模式也有着无法相信的担心和质疑。但事实让他臣服了。塞氏企业20多年践行民主化管理,营收从1980年的400万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1.6亿美元,员工人数从700人增加到3000人,多年来员工离职率一直在1%以下。考虑到上世纪末巴西的经济低迷和政策混乱,塞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别把员工当孩子
其实,在1980年,塞姆勒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家企业时,塞氏也是一家非常传统的家族制企业。由于经济衰退,塞氏已经很难拿到订单。年轻气盛的塞姆勒虽然大力整顿,但不仅没有实质的转变,而且始终绷紧的工作状态使员工关系恶化。他开始反思企业的管理方式:为什么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却仍不能让员工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做事?最后他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公司一直在把员工当成“孩子”看待,用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约束他们,制度至上,让企业变得死气沉沉,员工缺乏热情,看上去就像是在受工作的压迫。
塞姆勒的变革就是从消除“工作压迫”开始。他让员工自己设定工作时间表、薪水和生产目标,通过他们自己选举的工厂委员会管理工厂日常事务。公司重大的决策,比如收购、工厂选址等,每个员工都有投票权。管理层上任要通过下属集体面试,且每半年都要接受他们的评估。塞姆勒把员工当“成年人”,并把公司完全托付给他们。也正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去读书、去思考。而塞氏,这种看似没有制度的“制度”,不但没有把企业带入深渊,而且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奇迹。
金字塔管理的悖论?
不得不说,塞氏对“泰勒制”金字塔管理模式的一统天下将是个新的挑战。塞姆勒认为,金字塔把企业变成了交通堵塞的城市。一个公司开始就像8车道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金字塔的底端),然后减少到6车道,然后是4车道,2车道,然后就是一条乡村路,最后在尘土飞扬的小路上,不得不骤然停车。成千上万的人被迫减速和停车,撞车事故出现了,车与车摩肩接踵。
但也有人说,塞氏的管理方式也不现实,操作难度太大。谁能保证在没有规定上班时间的前提下所有人都会来上班呢?如果全由员工自己定生产目标和薪酬,公司财务又将承担怎样的风险?且不说国内企业的文化背景、生长年龄,适不适合这样的管理方式?即使放到全球,在一些已经得到成功验证的企业来说,能做到塞氏这般的也屈指可数。
李厚霖认为,赛氏是一个偶然的产物,有巴西当时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有领导者塞姆勒个人的勇气与坚持。但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复制的产品,只能选择性借鉴,不能全盘照搬。事实上,一个伟大企业的治理,是要靠 “制度”和“文化”两条腿同时走路的。既不能偏激左,也不能偏激右。一个只讲文化没有规则的企业很难有强劲的竞争力,一个只有规则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基业长青的源动力。二者偏颇任何一方,都容易出问题。
恒信一直以来也在着力这两方面的同步打造,一方面不断健全企业的规则,打造科学的组织架构公司机制和流程制度,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诚然,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当“制度”与“文化”并进,李厚霖能深深体会其中的微妙和纠结。二者如何平衡?如何让让员工能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下,同时遵守规则去做一些事情,对管理者而言,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而纵观金字塔尖的那些伟大企业,也一定是更好地处理好了二者的平衡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矛盾体,企业管理就是平衡的艺术。”李厚霖表示,“企”字意味着,不管往左,还是往右,都要适可而止。“业”字则是一个完全平衡的字体,左右一样,没有多一笔,也没有少一笔,意味着,如果做不好平衡,企业的基业就要歪了。因此,管理也好,产品也罢,在前进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把方向,掌握好速度,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基业长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企业观点,与华声在线衡阳频道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