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管理,听听大咖们怎么说:如何当好“掌门人” ?企业怎样产融结合谋发展?
能拉车而非搭车,企业需要“聪明的钱”
8月27日,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 范远志 摄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企业迅速成长。而今,中国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转折点,更加需要结合实际,发挥东方管理的智慧。
企业如何产融结合谋发展?企业家如何做好“掌门人”?……听听在“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期间举办的系列论坛上,经济专家、企业大咖们怎么说。
■文/记者 陈月红
1、如何做好“掌门人”?
企业家要威而有信
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宗庆后
中国的企业要激励和竞争相结合,企业家必须要有内涵,要做到威而有信。“我们每年给员工加工资,提高他们的收入,但是收入高了以后,也会产生惰性,所以我们也有竞争机制。”企业还要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帮助员工解决住房问题,帮助解决孩子读书问题、看病问题。另外,全员持股,到我们公司1年以后就可以持股,每年1元钱的股可以分红到8角钱。“关心员工,员工就会努力地工作,企业才能有很好的效益。对员工太刻薄的话,他也不会为厂家效力。所以,我们员工的忠诚度比较高”。
一个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做好,要有一个强势但有人情味的领导,使员工“怕我不恨我”:怕我才能使管理到位,而发自内心地关心员工的成长和福利,让员工感受到老板是真正关心、在乎自己,这个企业才有凝聚力。
做与众不同、与时俱进的企业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杨杜
“希望大家做一个与众不同、与时俱进的企业家。”大企业需要创新,更需要管理。企业家要有超越商人思维,形成战略思维,“不是那种做什么事情都是交易,卖哪个产品赚多少钱,不是这样的思维,而是布局的思维”;要有超越机会主义形成格局的意识;清楚如何摆脱羊群效应,不要再大波轰,“不是看着谁投资没风险,结果一上去市场马上就过剩了;而是在狼群里面怎么样迅速把自己的战略市场拿下,把山头攻下来”。
“领导要有思路,企业就有出路,员工才有活路。”大企业需要创新,更需要管理,大企业需要经济,更需要企业家的艰苦奋斗。
2、企业如何做好产融结合?
企业需要“聪明的钱”帮助拉车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执行副会长、云月投资的合伙人宋斌
“我们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看到的‘傻傻的钱’,我们需要‘聪明的钱’。”何谓“聪明的钱”?宋斌形象地解释说,“聪明的钱”进来占相对的分量股份和话语权,能够内在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帮助拉车的,而不仅仅是搭车。所以,在中国的产融结合转化过程中,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角度来讲,在这方面(发展股权投资)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可以采取国有资本作为引导,民间的资本共同组成各种产业基金,拉动产业的发展、拉动产业的技术进步,可能对于放大杠杆效应,启动国家的投资活力,特别是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有着很大的作用和效用。
产融结合在产业直接链接
大汉控股集团董事长 傅胜龙
做产业就离不开金融。大汉控股集团也正在转型,更多偏向于做平台。在产融结合这一块,主要是同银行和各种基金在产业直接链接。在过程中,感觉到压力最大的就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金融机构往往对实际企业资金感觉不放心的风险,互联网带动每一笔交易都可以产生大数据,这个数据可以支持信用。“我们现在着重考虑的是,每一个业务行为,所带来的信用增值,通过信用的增值,再来对接金融,感觉到更加放心一些。作为一个平台公司,更多是为银行金融机构提供信用数据,构建我们的价值”。
3、 站在共享经济风口上如何打好知识产权牌
要让客户成为你产品研发成员
汇桔联瑞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谢旭辉
干共享经济一定要让客户满意,让顾客参与,共享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让顾客成为你的产品研发成员。他不断地给你提意见,不断提升产品的功能、性能等能力。一定要采取互动的方式,要走粉丝经济,要让客户参与产品的研发。客户不是上帝,但是客户是我们很好的伙伴。他既给你钱,也给你点子,这就是共享经济的特点。共享经济如果没有一个超级的智能平台,一切免谈。人文关怀干得很好,价值主张完全正确,然后又有一个超级的智能平台,功能强大,服务到位,反应及时,数据精准,这样的平台肯定是成功的。
在共享经济背景之下,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发生了一些变化,对于创客们来说,建议投入新项目、新产品时,一开始就要做好知识产权的战略规划。
保护知识产权是保护创新火种
亨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崔根良
企业敢于冒着很高的风险,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创新,动力在于创新成功后带来的高回报。所以,企业不单要重视创新,更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如李克强总理说的,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是保护创新的火种,是激发创新的热情。
中国企业走出去经常会碰到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也要国际化。中国在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完善上要跟国际接轨。同时,中国企业要学会保护自己,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同时也要掌握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制造业如何从大到强?
从创新迭代等5条推动路径突围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井宏
世界市场上的众多产品均被打上“中国制造”的标签。就拿鞋子来说,70%产自中国。中国“制造大国”的头衔实至名归。 但是“一双鞋做完之后卖出去,我们(的利润)可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为什么,就是没有我们的核心技术,没有我们的核心品牌。”中国生产一双鞋的利润仅仅一两块钱,这个数字与国际品牌商相去甚远,远远不能称之为“制造强国”。
创新才是突破制造业瓶颈的关键。要从“创新迭代、产融结合、竞合发展、跨界融合、聚合孵化“ 5条推动路径来推进。“没有核心的创新能力,即便是风口上的猪飞起来,也会摔死”。
创新与技术突破对企业发展意义非凡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联合首席运营官 姚项军
“做任何行业技术行不一定能打赢,但技术不行,长期来看肯定打不赢。”创新与技术突破对中国企业发展的意义非凡。我们企业始终把技术摆在首位,通过大项目带动技术突变,同时以生态为引领是公司发展的法宝。
纵观曾经的“风口”行业,从金融、地产到当下的互联网,这些创新模式均得到快速的回报。不管在哪个年代,都有一条原则,“光有软的东西肯定不行,要有过硬的技术。软硬结合,才是中国制造业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
5、如何做房产?
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中南房地产集团总裁 陈小平
首先是天时,个人再能干也要和整个大趋势相匹配,个人是斗不过趋势的。房地产市场有周期,市场的变化是有预测的、可预判的。房地产企业要做到顺势而为。
政策也是天时,国家去年去库存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了一个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房地产的一个天时。
第二,地利。房地产怎么考虑地利,即考虑土地获取。企业原则就是要集中优势。以中南为例:首先,去哪里?顺应城市的布局。我们知道5大城市群的布局,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比较具有活力,是大有可为的。其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拿地的时候不要去跟风,寻找价值洼地。
第三,人和。一方面是客户,怎么样从客户的潜在需要出发,创造客户价值,来引领市场创新。另一个方面是员工,把员工变成股东,“每一个项目让我们的骨干都在里边,产生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