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全省货币、资本市场融资12227.2亿元
●存款增速连续6年、贷款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年新增上市公司与融资总额均居中部地区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86家
华声在线-湖南日报4月7日讯(记者 陈淦璋 胡信松 孙振华 通讯员 彭新理)3月底,中联重科发行4亿美元5年期美元债券,获得国际投资者追捧。中联重科债市融资取得突破,正是近年来我省金融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的写照。
来自省政府金融办的数据显示,全省存款增速已连续6年、贷款增速已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一五”以来,全省货币、资本市场融资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2227.2亿元。全省融资总量大幅增加,一改以前“有项目找钱”为现在“钱在等项目”。金融,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金融实力靠完备的金融体系支撑。“十一五”以来,全省金融机构竞相涌现,目前已有银行、保险、融资性担保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共470家。外来金融机构纷纷入湘安营扎寨。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入湘开设分支机构;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新韩银行等外资银行在长沙营业,东亚银行、渣打银行已获批筹建;另有华安财险、泰康人寿等43家保险公司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本土金融机构引战略投资者整合资源,已脱胎换骨。我省首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成立1年多来,存、贷款余额均大幅增长,盈利7亿多元,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或优于银行业监管要求。财信控股、长沙银行以及重组后的方正证券、湘财证券、财富证券等,经营业绩都可圈可点。全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信用社改革风生水起,村镇银行从乡间田野不断冒出,这些本土金融机构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体私营经济等融资弱势群体发展。
近些年,我省在资本市场更是长袖善舞。2006年至今新增上市公司38家,还敲开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的大门,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融资额均居中部地区首位。目前,我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已达86家,融资结构也得以进一步优化,2011年我省企业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量已接近4成。借助资本的力量,我省机械装备、钢铁、有色、造纸等传统产业纷纷扩能提质,在全国令人刮目相看。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时代集团、力元新材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异军突起;大湖股份、隆平高科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速前行。
金融业发展依赖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自2005年全省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现已基本实现省内企业和个人信用行为有记录、可查询、可评价,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逐步成形。省内已有省级“金融安全区创建工作达标单位”11家,市级相关单位37家,还在长沙、株洲等6市开展了“金融生态良好城市”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