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3名获救者在邓锦杰遗像前祭奠。
10日晚,获救者跪在邓锦杰父母面前,向其致谢并表歉意。
救人者溺亡,被救者离去。这7天,整座城市都在寻找他们。
7月10日上午,娄底警方经过多日走访调查,在娄底市娄星区关家脑一民租房找到了邓锦杰等人救起的一家人。10日晚上10时许,被救者中3人赶往邓锦杰的家中祭奠,向其家人致谢并表示深深的歉意。
事后,被救者解释当时不辞而别是因“完全不知情”,且他们一家直到7月8日朋友来家中做客才知道此事。被救者还称,事后他们也想站出来向邓家道谢,“但不知道怎样去联系邓锦杰的家人”,“而且外面议论纷纷,心里很害怕”,所以直到警察找上门,他们才站出来。
■记者 黄定都 谢能武
被救者为外来务工人员
娄底小伙邓锦杰等人英勇救人,而被救者不辞而别,日前引发媒体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为找出被救者,娄底警方立即对此展开调查,经过几天的走访和排查,7月10日上午,在娄底城区关家脑的一民租房内找到了被救者。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被救者李明,24岁;杨柏叶,24岁;杨朵,21岁;男孩小哲,4岁,均为邵阳人。李明与杨柏叶系夫妻关系,小哲系两人的小孩,杨朵系杨柏叶的妹妹。
李明一家人2011年从邵阳来娄务工,现租住在娄星区关家脑某厂房的一间十几平方米老宿舍。李明没有固定工作,靠临时做装修活养家糊口。妻子杨柏叶没工作,在家带小孩。杨柏叶胞妹现在娄底某宾馆当服务员。
不辞而别只因“完全不知情”
10日晚,被救者李明一家向记者讲述了当天落水情形:7月3日,李明做完当天的活回来后,带着妻子杨柏叶等三人骑摩托车来到孙水公园玩水。杨柏叶带着小孩正玩得起兴,谁料杨柏叶一脚踩空,整个人连小孩一下子沉了下去,他们慌乱着喊救命,丈夫李明赶紧过来托着她和小孩,但水流把他们推向了河中央深水区。闻讯赶来的邓锦杰等人下水把他们救上了岸。
当问及他们一家为什么不辞而别,杨柏叶称当时他们一家完全不知情。她称被救上岸后,开始以为在河里挣扎的是她丈夫李明,她妹妹杨朵找到她,告诉她丈夫已经上岸,她以为丈夫没事,也就没发生死人的事,加之没有任何人问及他们,一家四口便骑上摩托车回家了。
“我们心里特别自责和难受”
杨柏叶称“直到7月8日,一位朋友来家做客,说起了邓锦杰在孙水河救人的事情,才知道邓锦杰是为救他们献身的”。
杨柏叶告知记者,他们想站出来向救他们全家的好人道声谢,去祭奠锦杰。但是他们不敢面对邓锦杰的父母,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联系邓锦杰的家人。加之听朋友说大家都在找他们一家人,又非常害怕,所以心里特别自责和难受。正当此时,公安部门找上了他们。
追授
公益中国组委会追授邓锦杰 “舍身忘我见义勇为特殊贡献奖 ”
第五届公益中国颁奖大典企业家明星慈善夜将于7月18日在北京举行。记者11日从邓锦杰的家属口中获知,因感动其壮举,公益中国组委会决定追授邓锦杰为 “舍身忘我见义勇为特殊贡献奖 ”。同时,在当晚的晚会现场,将号召现场观众为他的家人募捐。
声音
专家呼吁出台“好人法”
在被救一家没现身前,有人建议通过人肉搜索或发起悬赏来寻找获救者。对此,本报法律顾问陈平凡表示,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手段,因为目前缺乏法律的约束。他指出,在国外对于见义勇为会从法律层面为之撑腰。美国有两个法律是要求和鼓励人们助人为乐的,分别是《救援责任法》和《善行法案》。对于见义勇为,新加坡则完全站在保护施救者权益的立场上。惩罚机制规定,被援助者如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他建议我国也出台相应的“好人法”。
热议
“对被救者一家
应保持宽容”
被救者终于现身,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有网友建议找出其照片公布,让大家认识一下。有网友表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给他们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而网友“华东”则认为,被救者也有其难处,要以平常心态看待。
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潘泽泉表示,现在舆论一边倒地谴责被救者,这是不妥的,获救者离开可能是处于一种特殊情境中,我们应考虑到被救者的身份,一个人从农村到城市,又突发溺水事件,正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而且当舆论一边倒压向他们时,他们就对“善”、对“感恩”感到迷惑,无法真正理解,甚至改变他们对道德的认知。潘泽泉呼吁,面对这种事情,我们应保持理解和宽容,不要把个人行为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