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系念民心 举止不忘初心
——记衡南县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惠
■罗 文
在衡南县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起共产党员、38岁的副主任张惠,参保人员说她严谨、细致、稳重,同事们评价她真诚、干练、执着,朋友们夸奖她靓丽、文静、优雅……这点点滴滴的评价,就是这个充满自信与微笑的女孩的综合。多年来,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言行得当、举止得体,写就了一曲绚丽的青春之歌。
笃定学习,做工保的明白人
衡南县工伤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承担着全县的工伤保险征缴、医审和老工伤管理。自2005成立以来,既在全县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又为维护社会稳定奉献力量。
作为政策法规、行文条理要求极其严格的部门来说,学习非常重要,张惠从最初进入工保中心工作,就把“苟有恒,又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十日寒”这句名言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如今,掐指算来已有12个年头,虽然爱美是所有女孩的天性,但就是这样一个爱美的女孩,竟然把学习这个枯躁的事当作一种生活乐趣,当作一种人生修养。多年来,她勤恳实干、认真工作,熟练掌握工伤保险各种政策法规,自身能力十分突出。由于业务非常过硬,2008年,张惠由业务股长、工会主席提拔为副主任,分管待遇审核,她深谙这是工保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她经常组织待遇审核股全体员工利用空余时间集中学习,特别是新的政策规定出台后,要求大家必须理清楚弄明白、熟记于心。
对于涉及法律法规,一时弄不懂的,及时向市局专家请教,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做到随笔记载,到集体学习时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待遇审核股其他3位同志刻苦专研业务,成为局里的业务骨干,各项工作名列前茅。
坚定工作,做群众的贴心人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干部干得怎么样,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在老百姓心里称出来的。张惠分管的工作所面对的工伤、伤残有10000多人,由于涉及个人利益,经常有伤残人员来咨询政策,找自己的待遇,张惠坚持微笑服务,无论生人熟人、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她都一视同仁,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一张笑脸您好相迎、一杯清茶请喝、一把椅子请坐和一颗热心服务;要求自己做到答复咨询“一口清”“一纸明”,受理材料“一审清”,资料输入“一手清”;今天能办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一次性能解决的,绝不会叫人家跑第二趟。
记得几年前一个小型砖厂发生一例工伤,伤者从高处摔下致重型颅脑损伤,在南华附二医院需要立即做开颅手术,费用高达十几万,那几年砖厂效益不好,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钱,用人单位从申请工伤到资金到账至少需要一周时间,又悲伤又急切的他们这个时候最需要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
这个关键时刻,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加班加点,开设绿色通道,让伤者第一时间享受到保险待遇,把伤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淡定生活,做服务的带头人
张惠分管的工作涉及面广,原则性强,她始终摆正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坚持工作在前、吃苦在前、示范在前,从不以“班长”和“老师”自居,从不会以失礼和傲慢待人,乐于助人。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伤者因政策不了解,情绪激动,拍桌子,大声训斥等过激行为。但她始终做到耐心倾听、虚心接受、细致服务,解化矛盾。她廉洁自律,严于律已,从不接受群众钱物;从不接受群众宴请;从不向群众索取好处。作为一名妻子,因工作需要,无法抽身照顾自己的丈夫、孩子,为此她也充满了亏欠。
在她的带领下,工伤待遇审核股用热情周到、廉洁高效的服务,诠释了“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只有心系民生,工作才有劲头,生活就有奔头”的人社精神,铸就了优质服务品牌。
据统计,工伤待遇审核股每年处理的工伤事故300余起,但事故的从报案到就诊,从医疗期结束到伤残鉴定、从递交完整的材料再到待遇发放,从未出现一个差错,各项审批业务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实现了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100%。张惠执行政策不偏不倚,不折不扣,因为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县先进个人”“局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张驰有度、惠质兰心”,这就是张惠,做事有度,工作有心。她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如一,用热情为民服务,用激情扎实工作,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尽情挥洒着青春风采,谱写着五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