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衡阳金页49期主要版面
发布时间:2012-03-21   来源:  作者:  编辑:

衡阳湘剧,是湖南省地方大戏剧种,它自明初至嘉庆年间,由引进的昆腔和弋阳腔,融合了衡阳本地民间音乐,吸取了群众语言和生活习惯,发展成有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的多声腔剧种。流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毗邻湘南的赣南西部地区,还有邻近湘南入粤要道的广东、坪石、岐山、韶关等地。
  衡阳湘剧剧目繁多,包括连台本戏6个,整文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数百年的艺术实践,在昆曲艺术的浇灌下,衡阳湘剧已成为湖南的一个独立戏曲剧种,1952年10月,由衡阳湘剧大师谭宝成主演的“醉打山门”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及梅兰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被前苏联共和国斯大林金奖获得者奥布拉兹卓夫称为“魔鬼的艺术”。
  2005年,该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一直认为,祁剧由于坚持祁阳官话,在其散布流传的过程中,也会有它的一些局限性。比如说它到了广东,便被广东的官话——粤语浸透,演化成了广东一带的地方大戏——粤剧。同样,在明初嘉靖年间,昆腔和弋阳腔的进入,在与衡阳,即湘南一带的地方性语言、本地民间音乐相融合中,便又为衡阳一带孕育出了一个新的剧种——衡阳湘剧。
  当然,这些传统的戏曲,不管是谁影响了谁,谁孕育了谁,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在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的借鉴、融合,甚至是同台唱戏,则是一定逃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衡阳湘剧在以昆腔为主韵的前题下,兼有了高腔和弹腔。一个剧目中可以三种声腔同时进行演唱,这在其它剧中是很难见到的,从而极大的扩展和延伸了衡阳湘剧。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俏皮调的多声腔剧种。   
  谭保成是衡阳湘剧一个传奇式的人物。1952年10月,由他主演的“醉打山门”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及梅兰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前苏联共和国斯大林金奖获得者奥布拉兹卓夫称为“魔鬼的艺术”。本人也因此成为了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的奠基人,在他努力下,使谭派艺术在昆曲戏的基础让创造牲地发展了大量的武打戏,花脸戏,丰富和拓扑了衡阳湘剧的艺术内涵和精神价值;衡阳湘剧后发展成了有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俏皮调的多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十七个县市及广东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其剧目繁多,连台本戏6个。整文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其主要价值一是以昆曲为灵魂,并将这高雅的昆曲艺术与衡阳的区域文化结合到一起,解决了雅俗共赏的问题。做到了把高雅艺术本土化,又能传承数百年,成就了中国戏曲史上一个奇迹;二是诞生了以谭保成先生为代表的我国戏曲艺术界不可多得的戏曲表演艺术家,而谭保成本人则是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的奠基人,通过他的努力,使谭派艺术在昆曲戏的基础让创造牲地发展了大量的武打戏,花脸戏,从而更加丰富了衡阳湘剧的内涵;三是在以昆腔为主韵前题下,兼有高腔和弹腔。在同一个剧目中可以用三种声腔进行演唱,这在其它剧中是很难见到的,从而极大的扩展和延伸了衡阳湘剧。
  衡阳湘剧的传统剧目,不少都出自宋末南戏,元代杂剧和明清传奇,也有少数是创作或改编的剧目,如湖南剧作家、清人王夫之创作的《龙舟会》,清戏曲家、长沙人杨恩寿创作的《坦园六种曲》。其中杨恩寿《坦园六种曲》中的《桂枝香》、《再来人》两种,受到近代剧评家吴梅的推崇。
  衡阳湘剧以生角为各行之首,小生不仅有文巾、罗帽、雉尾、蟒靠,还有穷、文、富、武4种戏路做派。末角有大靠把、二靠把。净角有大花脸、二花脸、紫脸,紫脸用假嗓演唱,是湘剧艺人的独创。旦角分正旦、做工旦、蹻旦、婆旦。丑角又名三花脸,艺工文武,兼饰丑旦。

 1  2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