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资讯:

让离异家庭的孩子心中有爱
发布时间:2012-04-23   来源:  作者:  编辑:

  未成年人自身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有的未成年人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独自外出闯荡,对结识的人不能分辨善恶,自认为是结交了一些讲义气、敢冒险、跟着他们不吃亏的朋友,三五成群吃吃喝喝,出入网吧、饭厅,手头不宽余时,便合伙实施犯罪行为。或者在他人的指使下实施犯罪。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环境如何决定着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随着我市离婚率的增长,使一部分未成年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父母大多对他们缺少关爱,有的甚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
学校教育相对滞后
  如果说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土壤,那么,学校就是孩子心灵成长所需的营养,学校是塑造孩子美好心灵的场所。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必将对孩子心灵后天的成长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但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也可能使学生染上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
  据我市公安分局一名办案民警介绍,一些学校管理不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的帮助处理,导致问题沉积,才会出现违法犯罪学生。此外,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动不动就施用体罚和变相体罚手段,轻则讽刺挖苦、罚做作业、状告家长,重则谩骂殴打、赶出学校,致使学生畏惧,最后干脆逃学,流入社会,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人员。此外,在中小学进行的普法教育由于没有硬性指标约束大多被弱化。部分学校领导也表示,现在的学生难管、管不了、教师不敢管,都是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造成的。由此,反映出一些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十分模糊。
社会环境令人担优
  社会的影响在孩子心灵成长中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在一定层面上不无道理。
  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黄色、暴力文化的腐蚀、家庭教育不当、学校责任感缺失等多方面原因,加上青少年自身法治意识薄弱、善恶观念模糊,不少人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目前出现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的恶劣性与社会环境不无关系。
  另一方面,社会上不良行为小群体的吸引和束缚,使部分未成年人不能自拔。这些小群体的未成年人游离于犯罪边缘、行为异常,对一些有不良倾向的未成年人具有影响驱动作用。这种小群体通常由社会闲杂青年和流失生组成,经常三五成群地在学校周边、网吧等场所活动,吸引和拉拢学生加盟。小群体中,参与结伙打架,偷盗勒索、赌博等违法犯罪的情况不胜枚举。
怎样避免青少年犯罪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事关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重点还是需要从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做起。
  1、要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摇篮,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影响了子女的素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要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儿童以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引导青少年把课余时间的旺盛精力投入到有益的正当活动中去。家长也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言传身教,与子女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充满善意的关系,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认真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和社会也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措施来提高家长的素质,比如学校或社区开办家长学校,或有关部门和家长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明确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2、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教育的每一环节上,落实到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学校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真正履行德育教育职责。学校不仅要关心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还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爱。在具体工作中需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学校的法制教育必须长期化、制度化。二是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开始的,学校要抓住青少年品德、个性、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是努力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决不允许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使每一个教师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微信

雁城新闻

名企风采

湖南新闻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永州频道 华声在线张家界频道 华声在线益阳频道 华声在线郴州频道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华声在线株洲频道 华声在线娄底频道 华声在线邵阳频道 华声在线湘潭频道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 华声杂志 科教新报 三湘都市报 长沙网 华声论坛 湖南在线 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 华声在线湘西频道 华声在线怀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