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王子晖
【学习进行时】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7月20日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
这场脱贫之战,承载着人民之福、凝结着民族之梦、汇聚了全球目光。这一战,习近平思虑深远、运筹良久。
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细细梳理习近平的扶贫开发思路。
脱贫意义:一遍遍强调
7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宁夏调研考察。这是7月18日下午,习近平在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考察时向村民们问好。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宁夏考察时表示:“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 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扶贫开发工作一直让习近平念兹在兹、夙夜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他一再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和部署,体现出的是重视、重视、再重视。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到困难群众唐荣斌家看望。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早在2012年12月,刚刚担任总书记的习近平就来到河北省阜平县,专门考察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特别强调,“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将全面脱贫提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刚性目标、底线目标的地位。深刻理解这句话,就是深刻理解贫困地区脱贫之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意义。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指出。
“在总书记心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从总体上、总量上实现小康,更重要的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尽快赶上来,逐步缩小这些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让小康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认为。
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的国内调研行程,一直贯穿着扶贫开发工作。河北、海南、山东、江苏、内蒙古、云南、陕西、贵州……几年中,他走访贫困家庭、召开座谈会,作出重要部署。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每年的全国两会上,脱贫致富一定是习近平与代表们一起审议、讨论时强调的重要内容。
如此我们更不难理解,为何扶贫开发事业成为习近平人生历程中从未忘却、始终如一的牵挂和实践。“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的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正因为如此之重要,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一再作出大力度、超常规的决策部署。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2015年11月2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放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扶贫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人民福祉、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说。
脱贫布局:一层层推进
在新起点上推动扶贫开发,每进一分,难度就添十分。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求是》杂志撰文称,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据统计,到2020 年实现全部脱贫目标,意味着每年要减贫上千万人。若按照过去30年的年均减贫600万人的速度计算,这一目标是难以实现的。
面对复杂形势,习近平作出一系列部署,显示出完整的思路和周密的布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要求。
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以来,“脱贫”代替“扶贫”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释放出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强烈信号。引领这一字之变的正是共享发展理念。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考察。这是3日下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苗族村民施齐文家中同一家人促膝交谈。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而要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离不开顶层设计的创新。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同时强调“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在扶贫开发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这一重要思想不断丰富、深化。
习近平形象地说,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遍撒胡椒面”解决不了大问题。必须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三年多来,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滴灌式”创新举措密集出台。
2015年6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7个省区市的一把手参会。习近平明确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他提出“6个精准”,要求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解决“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详解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对“6个精准”的进一步解释与深化,其本质就是要求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这次会议也被称为“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会,不仅中央7常委全部出席,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还向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会议体现出“超常规动员”“超常规问责”“超常规投入”“超常规激励”和“超常规退出”。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配套举措逐一明确,国家引导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全社会为攻坚拔寨形成强大合力。
习近平还深刻指出,贫困地区要激发走出贫困的志向和内生动力。他多次强调,“扶贫先要扶志”“治贫先治愚”,“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最后还是要能养活自己”。由单纯的“输血”到既“输血”又“造血”,是习近平扶贫思路的重要内涵,也是精准扶贫思想的集中体现。
从“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到“五个一批”工程,突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从笼统的政策、资金扶贫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交通扶贫、电商扶贫等因地制宜扶贫,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精准扶贫思想引领下“造血”扶贫模式正在不断取得实效。
脱贫方式:一步步延伸
在习近平的扶贫思路中,激活工作全局的关键就是探索有效的扶贫方式,在推广中延伸和深化,最终推动大战略、拓展大布局。
7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习近平近日在宁夏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就是为了总结和推广闽宁扶贫协作的经验,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1996年5月两省区根据中央“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开展的。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习近平先后5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3次发表重要讲话,2次到宁夏实地考察指导,形成了系统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思路。
20年来,“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发生沧桑巨变,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1.3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6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8倍,累计有222.4万人实现了脱贫。20年来,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6.6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6.6倍、7倍。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说,两省区坚持市场化的合作方向,实现了由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的“造血”式扶贫转变。
对口扶贫协作,更大的意义在“协作”二字。福建省委书记尤权说,福建现在到宁夏投资的企业总资产达800多亿元。从宁夏角度讲是总的产值增加了,税收增加了,每年解决了3万多人就业问题。而土地有限的福建也扩大了发展空间。
对口扶贫协作,当年的国务院文件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12字原则,福建确定闽宁协作大原则时增加了“长期协作”,发展为16字原则。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对在座的22位省区市党委书记重申,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他提出“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结对,深化帮扶”“明确重点,精准聚焦”“加强考核,确保成效”等4点要求。
这次宁夏考察,是习近平领导的脱贫之战又一个重要节点。战略清晰,措施明确,“总攻令”已下达,千军万马众志成城,“攻克最后堡垒”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