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邓小山 伍萍 曹海生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机遇中,衡阳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以“制造立市”重塑产业筋骨,用“五链融合”重构经济生态,走出一条内陆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跃迁之路。
2024年,衡阳市新引进重大招商项目377个,总投资1359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稳步提升,交出一份产业转型升级的亮眼答卷。
理念破冰:从“承接洼地”到“价值高地”的战略升维
衡阳深谙“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价值再造”的规律,创新提出“三转三升”承接理念。
产业转移向价值链跃升: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体系,锁定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盐卤化工等优势产业链,绘制全球产业热力图,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产业溢出。
要素转移向生态构建跃升:打造“五制一平台”服务体系(链长负责制、项目代办制、问题交办制、要素保障制、督查考核制和智慧招商平台),构建从土地供应到人才引育的完整生态。
空间转移向能级突破跃升:将衡阳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承接产业优势。变交通优势为物流优势,引进华润医药配送物流项目、杉杉智慧物流产业园、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项目等30余个物流项目,形成10大物流园。变资源优势为招商优势,积极发挥衡阳“有色金属之乡”“盐卤之乡”和旅游胜地的资源优势,香港建滔集团继续在衡扩大投资,打造中南最大的盐卤化工基地;推动南岳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引进了华声亲知国际研学营地、朴归生活民宿区项目等旅游项目。变产业优势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衡阳老工业基地优势,承接新疆特变电工,引进特变新能源箱式变电站壳体智能制造项目、上海特种高压开关整体承接项目等产业项目。
模式创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的战术变革
衡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擦亮核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有色金属、文化旅游、现代农业“五张产业名片”,“1+4+N”产业集群培育体系加快构建,充分发挥“五制一平台”工作机制效用,以四大创新打法重构产业承接范式。
平台裂变式承接: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集聚142家精密制造企业,全力打造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成全国领先的钟表产业集群;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采用“企业+联盟”的方式,围绕“测量、计量、检验、检测”四大领域开展招商和产业导入。
资本赋能式承接:2025全球天使•祝融峰会开创“基金+产业+科技”融合模式,30个路演项目吸引资本超百亿,森联杨柳新能源汽车综合体等11个高端项目落地,构建“天使投资-科技孵化-产业加速”全周期生态。
雁阵联动式承接:创新“头雁领航+群雁协同”机制,特变电工带动数十家配套企业入驻输变电产业园,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场景驱动式承接:南岳“幻多奇”文旅康养产业园运用XR技术重现祝融火文化,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沿线布局了45个产业园区。目前,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高新电商产业园、雁城区块链产业园等17个产业园区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已引进华为、中兴、腾讯、博思软件、科大讯飞、光云科技、海康威视等30余家数字经济引领型企业,汇聚数字经济成长型企业860家,落地数字经济重大产业项目18个。
生态重构:从“政策洼地”到“制度高地”的系统革命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衡阳以营商环境革命性重塑筑牢承接根基。
“秒批秒到”智慧奖补:全国首创政策兑现“免申即享”平台,惠企资金直达效率提升80%。
“时空折叠”审批改革:从4月17日签约、5月3日动工到5月28日投产,加一声学在衡阳高新区衡山科学城片区刷新了项目建设的“衡阳速度”。
“人才飞地”柔性引智:积极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力实施“人才雁阵”计划,创新推出“UP”、市校企三方合作等柔性引才模式,开展“智汇潇湘·雁聚衡阳”博士行动、抖音“直播带岗”等方式,全方位解决人才招用难题。
成效裂变:从“产业迁移”到“能级跃迁”的价值重塑
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承接产业转移的“衡阳实践”正释放多重效应。
链式集聚效应:输变电产业集群专利池突破2000项,特高压变压器占据全国市场份额1/3;盐卤化工产业建滔集团电子级环氧树脂产能亚洲第一,带动下游企业形成百亿产业链。
空间重构效应:衡阳(国际)眼镜小镇吸引知名品牌入驻,年产镜架150万副;常宁纺织基地承接大湾区72家服装企业,打造“湘南服装之都”。
动能转换效应: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中国电信衡阳算力中心开工建设,6254家企业上云、1314家企业上平台,数量分别居全省第2、第1。持续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新入选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家、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典型场景3个。2024年数字经济产值达1600亿元,增长15%。文旅产业收入近千亿,南岳游客接待量增长65%。
从“制造之城”到“智造之都”,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从老工业基地到国家创新型城市,衡阳的产业承接之路,诠释着中国产业梯度转移的深层逻辑。
目前,衡阳正用“产业承接”这支如椽巨笔,书写着“制造立市”的时代答卷,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强劲支撑。当产业转移的浪潮与城市复兴的梦想相遇,衡阳的实践证明:找准战略支点,内陆城市同样可以撬动全球产业版图。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