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2日,2025衡商大会在湖南衡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衡阳籍企业家和相关商会代表齐聚雁城,共谋发展,累计签下3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42.8亿元。乡情与商机的“双向奔赴”交出了硬核成绩单。那么,通过这次衡商力量的年度集结,传递出什么信号呢?
信号之一,衡商抱团发展成绩亮眼。
“衡商”不仅是衡阳籍商人的简称,更是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或扎根家乡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或远赴外地打拼闯荡、用心经营……他们是衡阳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是为他乡发展添砖加瓦的劲旅,还是衡阳与外地信息链接的纽带和桥梁。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衡商正以“整链入驻”“产业回归”模式形成集群效应。数据显示,近年来,衡商回归企业累计达570家,贡献了园区六成规模企业、七成新增投资,堪称区域经济的“顶梁柱”。
信号之二,衡阳潜力迸发火爆出圈。
“周末不忙、去趟衡阳”——这一全网爆款话题的背后,是衡阳从“工业老城”到“宜居新城”的华丽转身。2024年衡阳借承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东风,以“办一次会,兴一座城”为目标,高标准完成城区道路提质和风貌改造项目,实现“惊艳蜕变”,引得“客似云来”。2024年,衡阳共接待游客7476.37万人次,旅游收入764.47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近日,2024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新鲜出炉,衡阳宜居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全市文旅与制造“双轮驱动”效应日趋明显:衡阳连续四年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五张产业名片”擦亮“制造立市”金字招牌。随着全市持续统筹做好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衡阳日益成为中部地区“火爆出圈”的标杆城市。
信号之三,衡商集群回归双向奔赴。
近年来,衡阳在全国首创推出赋“码”保护机制,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突破口,以规范访企行为为小切口,以“硬”约束打造“软”环境,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闯出一条优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子。同时,衡阳“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入围全国优秀案例并获2024年全国第四届数字政务发展年会重点推介。“12345”政府热线获评全国服务典范。
衡阳市委、市政府以“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的务实精神,换来众多重大项目落地,真正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信号之四,衡阳携手衡商共赢未来。
衡阳市委书记刘越高在衡商大会上表示,当下的衡阳,吸引力越来越大、承载力越来越强、向心力越来越好!这份底气源于衡阳大雁腾飞般的崛起之势。
过去一年,衡阳勇挑大梁、出圈出彩,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省,多项工作创历史最佳,跑出了经济加速度!衡长株潭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卤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全面起势,被列入全省第13条重点产业链。累计引进比亚迪、中国五矿、中航集团、京东集团等“三类500强”项目30个。
衡阳以“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人才回聚、总部回迁”为方向,聘请招商大使、设立“兴衡贡献奖”,形成了衡商回归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城市蝶变”的喜人局面。
从“衡商回归”到“整链崛起”,衡阳正以“雁阵效应”领跑高质量发展。随着立体交通网完善、政策红利释放,这座省域副中心城市有望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产业新高地。正如网友所言:“衡阳不‘躺平’,衡商更‘能打’!”
未来,这场衡阳与衡商“双向奔赴”的故事,必将续写更多“共荣共进”的精彩篇章!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