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4月3日讯(通讯员 王娜 龙偲杨)一年一清明,一岁一哀思。为缅怀纪念角膜遗体捐献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4月2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衡阳爱尔眼科医院、衡阳市红十字志愿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生命·希望——2025年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衡阳市万福陵园举行。
偏离城市的一隅,万福陵园在这一天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阳光照射在陵园的石碑上,为黑白的照片添上了温暖的底色。代表爱意的黄菊和代表思念的白菊静静挺立在石碑之下,所有人向着这些伟大的普通人默哀致意。
活动伊始,衡阳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周晴介绍了衡阳市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进展与下一步的设想,并呼吁全社会参与遗体捐献工作,为身患疾病的生者带来希望。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屈顺林呼吁各位医学生们,要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始终铭记捐献者及其亲属无私的大爱,严谨对待每一项医学研究,为解除人类病痛接续奋斗。
衡阳爱尔眼科党支部书记杨莎莎讲述了爱尔眼科近年来接受角膜捐献,并成功让众多角膜盲患者重获光明的事例。受赠者代表周武军先生表达了对捐赠者衷心的感谢,并表示要将新的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活动中,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同学们以一首《感恩的心》,表达了医学生对捐献者的尊敬与感谢。爱尔眼科医院的小爱协调员,将60余次调研协调角膜捐献的故事编入朗诵的诗歌,诠释了一位协调员在宣传角膜捐献的努力与艰辛,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普通人令人动容的大爱。衡阳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手捧鲜花,跳跃在《爱的奉献》音符上,以优美舞姿诠释了生命的崇高。
一审:吴雅敏,二审:彭国军,三审: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