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片】
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衡山高新区以“专业化园中园”“一流营商环境”“AB角招商”三大创新模式激活高质量发展引擎,吸引湖南南竹竹制品有限公司、湖南鸿福实业有限公司两大标杆项目成功落地。
衡山县高新区
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园区3天完成140亩闲置厂区流转,助力南竹公司实现“签约6个月投产”,预计年产值达1.5亿元;依托“园区事园区办”服务,总投资5.8亿元的鸿福新材料项目加速落地,目前一期建设已全部投产,年产值预计5亿元,二期项目建设也已经启动,呈现“启航即加速”的蓬勃发展之势。
【投资故事】
3天腾地,6个月投产 竹业龙头跑出“衡山速度”
走进位于衡山高新区的湖南南竹竹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竹公司”),崭新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批批竹纤维餐具正在打包装箱,等待发往欧美市场。
南竹公司生产车间
作为国内竹制品龙头企业,南竹公司手握26项竹材深加工专利,近年来,跨境电商业务扩张势头迅猛。2024年,公司原有江西基地产能告急,急需在中部地区建设第二生产基地。
选址团队带着严苛条件出发:原材料半径200公里、物流4小时直达长沙黄花机场、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三个月时间里,考察组踏遍数个工业园区,却屡屡碰壁。
转机出现在衡阳招商推介会上。彼时,衡山县递来一份“腾笼换鸟计划”文件:通过盘活低效用地、创新PBOS模式(政企合作、园企共建),园区已为30余家企业定制厂房,平均交付周期缩短40%。十分心动的毛永民当即拍板,决定在衡阳投资。
在毛永民看来,这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作。“衡山的地理位置,还有近30万亩丰富的竹林资源完美契合我们的需求,衡山高新区的‘腾笼换鸟计划’和‘母亲式服务’更是让我们印象深刻。”
面对公司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需求,衡山高新区通过盘活低效用地,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原群晟实业厂区的流转,让闲置三年的140亩厂区精准匹配企业需要,西侧铁路专用线还可直连京广线衡山货运站,集装箱可直发深圳盐田港。
“让我们感动的是政府的服务效率——各种手续一周内办结,从签约到投产仅6个月,创造了项目的‘衡山速度’!”毛永民感慨地说。
2025年春节期间,南竹公司正式投产,公司年产值预计可达到1.5亿元。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下,可以为当地5000户竹农带来近4千万元的收入。
5.8亿新材项目“归巢” “母亲式”服务彰显家乡“温度”
与南竹公司相隔不到两公里的湖南鸿福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新材料和环保清洗剂等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
“85后”企业家文凯丰既是公司的董事长,也是一位高分子材料专家。此前,他在东莞创立的鸿福集团已跻身行业龙头,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合作商。
2021年,他带着总投资达5.8亿元的鸿福新材料项目回到家乡,落户衡山高新区,创下了当年最大单笔招商记录。
桑梓情怀,让文凯丰选择回到了家乡;而衡山高新区提供的“母亲式服务”,则让这位企业家更加坚定了和家乡共发展的决心。
“衡山高新区政策好服务暖,政务优,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来做,真正做到了围墙外的事情不需要企业操心。”在政务服务中心,文凯丰亲历了“园区事园区办”的高效:开办企业注册0.5个工作日办结,环保审批“容缺受理”,衡山高新区管委会甚至为项目配套建设了专属变电站。
鸿福新材料新建成的工厂大楼
如今,公司6条全自动水基清洗剂生产线、4条全自动环保切削液生产线、5条全自动环保碳氢清洗剂生产线、6条半自动水基清洗剂生产线已全部建成投产,二期项目建设也已经启动,为衡山当地提供超过300个就业岗位。
对于家乡的未来,文凯丰十分看好:“返乡投资是为了振兴家乡,回报故土。下一步,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通过产业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回流,真正激活家乡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