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5月22日讯 今天,湖南祁东新丰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建新,来到白地市镇凫鸭塘村的兴荣农业酥脆枣基地,察看枣树生长情况。曾建新拨开了一棵枣树的枝条,仔细观察枝条疏密程度,以及枝条上有没有发生病虫害。曾建新对基地负责人何千容说,枣树的枝条长得稍微密了些,不利于通风透光,建议剪掉一部分。
在20多年时间里,曾建新率领团队,翻山越岭走遍了祁东大大小小的山头,在石漠荒山上种植祁东酥脆枣,改变了南方不产高档鲜枣的历史。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祁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获悉,县科协构建全方位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坚持乡土育才,土秀才破茧成蝶。
祁东县科协主导组建新丰果业学会服务站,常态化开展酥脆枣栽培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余人,100余名学员从“庄稼汉”蝶变为“土专家”。该县通过建立覆盖近4000名科技工作者的数据库,构建"产业出题—科协搭台—人才解题"的服务模式,促成技术对接服务。
油茶整形修枝
祁东油茶协会、安民黄花菜科研基地等8个技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位于过水坪镇福炎村的龙泉油茶示范基地拥有2000余亩油茶林。记者看到,种植户背着除草机和剪枝工具,正在油茶示范基地山坡上,抚育砍杂,整形修枝、调整茶树密度,实施油茶产业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
“油茶水肥一体化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油茶裂果和落果,提高单果的质量。”龙泉油茶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江青平边剪枝边说,油茶基地定点自动水肥浇灌,帮助油茶企业和种植大户解决了抗旱、节水和保肥难题。
祁东县黄花菜科研基地一瞥
祁东县农业农村局科技人员刘安民退休后,投身黄花菜产业,创立祁东县黄花菜科研基地。科研基地通过“专家驻点+学生实训”模式,成功选育70个黄花菜新品种。36个已定型为优良品种,26个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创新的高产速产栽培技术,黄花菜栽后两年即可进入旺产期,较常规品种提前一年实现收益。
一审:吴雅敏,二审:陈鸿飞,三审:徐德荣